建安三年的上半年,对于高宠来说,是记忆深刻艰苦卓绝的七个月。
对于刚刚从刘勋袭扰中恢复过来的豫章百姓来说,也是如此。
战祸连绵。
生灵涂炭。
从年初的皖城大战,到六、七月间孙策大军的入侵,在这中间和平的日子只维持了二个来月,而在那些孙策大军的经过的地方,曾经深挖淘空的河渠又再度的淤积,灌溉的生机无限的耕田也因为百姓的逃离而长满了蒿草,豫章的繁荣得益于和平安定的环境,一旦战乱频频,曾经繁荣鼎碾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现在,战事停歇,摆在高宠面前的,是尽快的组织百姓回归家园,复耕田地,恢复生产。没有了仰以为食的稻谷,那些收拢逃难来的百姓又会沦为流民,军队的粮草补给也将出现困难。
农乃安定之根本也。
一县如此,一郡如此,一国亦如此。
无农为基而奢谈经商、冶工、理想、开拓,实若浮沙建塔,未成已先塌。
对于这一点,经历过少年时流离颠沛生活的高宠深有体会,所以,这三年来,他在治理豫章时化最大力气做的一件事就是:开壑建渠,复垦荒地,移民屯田。
屯田举措看似不起眼,却最能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相对于其它地方朝不保夕的动荡生活,高宠的豫章给予了最底层普通百姓一个活命的机会,对于这个机会,从两淮豪强袁术和刘勋盘削下逃难来的民众莫不感激泣怜。
这也就是豫章在经过几次战火肆虐后还能重新焕发生机的原因所在。
这一次,也是如此。
在顾雍、仓慈、刘基、杜袭等良吏不辞辛苦的奔走下,遭受到战火的番阳等地慢慢的恢复了生产,逃离的百姓也纷纷回归家园,而在庐陵一带,由于一直生活安定,少有动荡,大贤者管宁的私学办得有声有色,吸引了大批从中原慕名而来的士族子弟,其中更有象清河崔琰、沛国刘馥这般知名的人士。
在军事上,七月的曲阿决战之后,孙策退守吴郡、会稽两郡,留在石印山的徐琨部在阻击陆逊追兵一个月后,终因粮草告尽、孤军无援而降。叛变的李术在得知孙策东返之后,试图重回皖城老巢,结果在彭泽遭到徐盛的攻击,一战过后,李术兵败被杀,余部尽降。
庐陵方面,李通率军从零陵东归,乘着孙策兵败的有利时机,大举对依附孙策的诸个越族部落发动进攻,盘踞岭南一带的费栈余党在失去了孙策的军事支持后,终被高宠歼灭,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