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聚会后,丰谷方氏的族人们,顶着士族的荣光,回到了平常的生活中。
姐夫带着儿子出发收皮货,姐姐在族里负责糕点厂。方明才告别媳妇,带着一队小伙子出发,把富通的货物送往各处镖局,今年手里的订单太多,他从丰谷镇周边的村里招募了不少人手。
宁忠带着媳妇回去,乐呵的挥手,告诉眼含热泪的儿子,要好好学,咱家指望你光宗耀祖,起码要考个秀才回来。
学里一帮姓宁的孩子,眼看着爹娘开开心心走了,心里万般滋味,突然想起悦悦姑姑的话,爹娘才是真爱,他们就是意外。
长安带着华保乡君回京城,一路上蔡昆都在说字典完成的进度。当初方明远在翰林院时,两个月就完成了三百字的注释。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翰林院这么多人,竟完成不足千字。
这种情况其实很好理解,开始三百字都是启蒙用字。大家自幼学,又给晚辈启蒙讲解过,注释起来简单的多,越到后来,多音字和含义褒贬不一的字就不好注释了。
而且,翰林院的翰林专心做的是学习政务,在全国县令不能满编的情况下,编书就不那么重要了。
做生意的出门走了,开铺子的驾车走了,在外面负责厂子的,接着带人去忙活了,家里留守妇女们坐在一起,突然不想唠嗑,干活都没力气了。
“也不知咋地,之前啥都挺好,咋今儿就感觉不得劲呢?”蒋大嫂子叹了一声,转身去看烤炉。
方捧着账本,摇头道:“以前忙忙叨叨没功夫多想,总感觉单子多的做不完,这回停工两日,才发现咱忙叨大发了。”
媳妇们守着烤炉,你一句我一句的说话。
你儿子带了一帮难民,听说是南边发水,逃难到京城的流民,前儿你还怪你儿子瞎好心,这回好了吧!你儿子当水泥厂大管事了,几百口子难民干活,给你儿子搂钱呐!
那个接着道:你还说我,你儿子更能耐,从咱河中府带了一帮老乡,张罗起的库房,以后就是咱货物转接站了,明远说给挂牌子,以后镖局可以直接去中转站接活。
方不想这些,她发愁的是小侄女的亲事,拉着蒋大嫂子念叨。
“我就寻思的得劲儿,那是国公府,满府里全是有品阶的将军,虽说有些是嫂子了,但高门大户是非多,万一以后廖聆有啥花花肠子,咱小妞咋办?”
蒋大嫂子也发愁,“以前咱们没多余的粮食,养好家里男娃都费劲儿,闺女嫁出去,心里舍不得,也不愿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