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玄幻魔法 > 穿越崇祯九年 > 第3章 杨嗣昌,李自成,与皇太极

第3章 杨嗣昌,李自成,与皇太极(1 / 1)

杨嗣昌是被污名化最严重的人,比袁崇焕冤,因为袁崇焕已经被正名了,而杨嗣昌直到现在,还被人云亦云。杨嗣昌一是主张加饷添兵,二是主张款虏,与满清议和。加饷添兵加重了百姓负担,但效果也是明显的,多数流贼在强大的军事压力面前,都降了。但不想华北地区发生了连续四年的大灾,功败垂成,杨嗣昌忧惧而死。他和他爹杨鹤,两人都被污名化,说是他父子二人断送了大明,杨鹤也是主抚的,失败后差点被崇祯处死。

杨嗣昌汲取了杨鹤失败的教训,以武力迫降,若无武力压制,流贼哪能老实。

但是,杨嗣昌是增兵,而我觉得应该改造官兵,将领越来越跋扈,不撤换一批怎么行,比如贺人龙,左良玉,后来都误了大事。杨嗣昌走的是数量路线,我走得是质量路线,要下大决心,撤换一批将领,将忠勇之士换上去,哪怕逼反一批也在所不惜。

左良玉,应该是个吕布一样的勇将,与流贼周旋时间最长,战功最大,不能说他是长腿将军,一无是处。左良玉是流贼最畏惧的一个将领,长期压制河南的流贼,不然河南早就乱了。后来,李自成实力徒涨,左良玉就不愿去送死了,由勇将变成了逃跑将军。但是,换位思考,如果给你国军一个师,叫你去对抗日军一个师团,你跑不跑?在打得过的时候,左良玉作战还是积极的。但左良玉被许多作品丑化了,在《明末边兵一小兵》里,在王斗面前,左良玉被描绘成了小丑。我想就是开了挂的王斗,和左良玉肉搏一场,也未必能胜过左良玉,左良玉的形象应该是电视剧三国演义里的吕布,长手长腿,力大,可左右开弓,发连珠箭。但是,左良玉军纪败坏,他是反面人物。左良玉从一个小兵,被侯恂,尤世威提拔成副总兵,一步登天,领兵出去,立即就立了战功,尤世威没看错人,但只是看对了左良玉的军事才能,而未重视他的人品气节。说到底,尤世威还是看错人了。尤世威在《明末边兵一小兵》里也出现过,在末尾,王斗号召勤王时,尤世威带着家乡榆林的一些子弟兵响应。榆林的尤家将门在明清出过一百位总兵,仅尤世威的弟弟尤世禄,就七任总兵,后来满门忠烈,在榆林为大明殉葬。

崇祯十三年底,李自成打下洛阳,得到粮食,聚集了无数流民后,这些流民是没战斗力的,如果有战斗力,几个月内就能亡了大明,所以李自成拖到七十年春才拿下北京,中间还有三年多的过渡时间,将流民变成军队。

官军在多数时间里,是压制流贼的,流贼打不过官兵,不然早就建立根据,也不叫流贼了。这个和太平天国时不一样,晚清已经没有武力了,眼看就要完蛋了。而晚明有武力,可以压制流贼,因为晚明有边患,还有边军,而晚清没有边患,连一支有战力的军队也没有。晚清比晚明危险得多。剿贼的明军,许多是出自边军,左良玉也是边军出身,京营兵唯一的能战之师,勇卫营,就是曹化淳看哪个兵将有武力,就调入勇卫营,是挖别人的墙角建成的,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都是这样挖来的,这三人当中,好象有两个是边军出身。《明末边军一小兵》改成明末一小兵得了,边军二字多余了吧,但如果强调边军与卫所兵的不同——只是这种强调,读者看不出来,所以边军二字还是多余。

昨天我看水游,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被黄文炳举报了。好汉们劫法场,救下宋江,拿住了黄文炳,这位老黄虽是小人,但自知必死,骂不绝口,一点也不软弱。明末流贼就是梁山好汉,拿住地方官就要活剥活剐,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贪官,小人,自知必死,也会表现得很不屈,这样,在明末就涌现出一大批忠臣,贪官都成了烈士,这就是流贼不讲统一战线,尽情发泄残暴性给逼出来的,流贼的声名坏完了。

势是心理定义,势利也是心理定义。在流贼被追撵,不得势时,哪怕我是怕死鬼,但宁死也不降贼。但在流贼得势后,我可能就要放下忠义,降贼了。面对死亡的两种态度,你不得势,黄文炳宁死不降,而若你得了势——离正统与礼法就近了,胜者王侯败者贼,贼就不是贼了。读书人总是要面子的,完全不合礼法的东西,你强迫他,可能连贪官都选择杀身成仁。

李自成不战放弃华北,地方上大明的旧官僚,旧军队,便由降贼,改成降清。李自成若是与清军激战几场,我想许多大明旧人守的城池,面对清军的进攻,会宁死不降的,宁愿作大顺的忠魂。因为李自成不跑,便是皇上,便有势在,便有一定的礼法在,而他跑了,就变回流贼,就失了势,也失了礼法。李自成是十足的流寇主义,不足成事。

崇祯在该跑的时候不跑,李自成在不该跑的时候,跑了。庸才总是与真理背道而驰,否则庸才就不能被称之为庸才了。

李自成在跑路前,在武英殿登极,好象一个仪式,一身黄袍,就能让他得势,得礼法。但是势与礼法,是枪杆子与战绩维持的,而不是一件黄袍维持的,当他不战而逃时,虽然黄袍在身,但却褪去了众人心目中的黄袍,重新变回了流贼,重新势颓。

皇太极屡屡入寇,是想以战逼和,最想和平的人是皇太极,但最俱侵略性的也是皇太极,他越想和,侵略得就越厉害,以战逼和。

皇太极一心想与大明媾和,数十次致书于大明,通过各种渠道喊话,但崇祯不理。以前我想皇太极的战略眼光也差了点,他就没想到大清能取天下,皇太极想,既然取不了天下,那还打个毛。崇祯十年后连续四年的大灾,谁能预料到?皇太极又不是气象学家,就是气象学家,也未必能预测到未来几年的天气变化,所以也不能说皇太极战略眼光差。如果没有这场大灾,大明纵是剿平不了流贼,流贼也成不了事的,黄巾,黄巢,哪个闹得不比流贼凶,哪个又成事了?流贼也无力将大明搅成东汉后的三国,唐末的藩镇,因为崇祯岂是汉灵帝能比的,大明不可能发生董卓之乱。

崇祯是昏君,只是还没昏到桓灵二帝那份上,他置皇太极的喊话于不顾,就是大昏的表现。他的顾忌和蔡英文差不多,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么大的事,也不是她说了算的,她要是承认了,党内党外哪能饶她。但是,崇祯有一点和蔡英文不同,崇祯有权,而蔡英文无权,崇祯就是款虏了,大臣除了上些雪片一样的疏子反对,也奈何不了崇祯,没人敢向他扔鸡蛋。

崇祯置皇太极的喊话于不顾,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当初,他就是以款虏的罪名杀得袁崇焕。崇祯心里还是愿款虏的,只是他没有担当,宁肯温水煮青蛙,慢慢死掉,也不愿克服惰性。但这时,杨嗣昌勇敢地站了出来,主张款虏,结果被东林党叮得满头包,崇祯便又退缩了回去。

如果款虏成功,大明的两条战线,变作了一条,大明或可不亡。款虏不成,只是崇祯诸多不做为,乱做为当中的一个,大亡是亡于天灾,更是亡于崇祯。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魔兽进化师 原来男人也倾城 霸婿 婚令如山:早安,我的小逃妻 重生女医生 闪婚双宠:首席老公老搞错 之上之下 [综英美]就说你们缺治疗 爱劫难逃:总裁步步逼婚 重生骄妻猛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