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百里颛唤住,于归立即拉着不明所以的我大步离开。
转身之际,我听到百里颛在身后轻唤于归。于归停下脚步,缓缓回头,尽力扯出一个笑。
————————
南帝近来心情大好,为了表达他这份喜悦,又扮了一回月老,赐了两桩婚,赵青鱼配了新科状元林周,盛云姜许给了陶若。
我在饭桌上听安平说起此事,惊得胃口大减,原本是要吃两碗饭,硬生生被吓得只吃了一碗。
“您没听错,是赵青鱼和林状元?陶若和盛云姜?”
安平郑重点了点头。
我圆喔着嘴,仍然不敢相信,再三向安平确认:“是赵青鱼,安阳王府的郡主赵青鱼?”
安平浅笑:“你这孩子,年纪不大,耳朵却不灵光。。”
南帝这婚真是赐得又讲究又惊人,让人始料不及,却在意料之中。
盛云姜心属长极,一心一意以为自己要嫁给长极为妻的,虽然被我捷足先登,她成不了正妃,只得退而求其次对那侧妃之位志在必得。可如今看来,这愿望又泡了汤,估计现在眼都哭肿了。
我对此表示唏嘘,感叹世事无常。可也只能是唏嘘,算不得同情,毕竟我又不是什么圣母,会来同情自己的情敌,更何况那个情敌还伤害过我。
不过若非要我圣母一回,我倒是有些同情赵青鱼,人人都知道赵青鱼恋慕庆阳王世子孟节,自小立志,非君不嫁。
我在惊讶的同时,也免不得为这人世姻缘感伤一番。
尤其是安平,她说赵青鱼时,句句都在替她惋惜感叹,看着我欲言又止。
我夹了一块排骨正要动嘴,但见安平心事重重,也不好意思再吃得这样香,便放下碗筷,捧场的疑惑追问道:“母亲为何如此在意此事,是为了盛姑娘还是为了赵姑娘。她们嫁得不都挺好的吗,夫婿皆是青年才俊,有识之士。”
安平轻叹一声,摇头不语。
我再次迟疑开口:“难不成,您是因为盛姑娘嫁要给陶若,不能给长极做侧妃而惋惜?”
安平怔忡良久,杏目圆睁,惊诧的看着我:“你这丫头胡说八道什么,谁在为盛家丫头惋惜了。她与我有甚关系,她嫁给谁都不打紧,我又不中意她,更不会让她做长极的什么侧妃。”
我松了口气,小心翼翼地追问:“那您在为何人遗憾哪?”
安平以手支颐,美眸半阖,恹恹道:“倒也不是为谁遗憾,只是有些感叹罢了。为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