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有点看天吃饭的意味,传统宗门寻找传承弟子时都会挑选根骨上佳的少年。这类人虽不一定百分百能获得登天机缘,但培养天资聪慧且易与天地气机感应之人总好过把精力用于榆木疙瘩上。
王乾一在十三四岁的年纪入定成功,虽称不上千年一遇的天资,但也是这城中少有的极佳根骨。何况,在“那件事”之后,正统名门记载中的天资卓越已经鲜有出现了。几百年来,在天子脚下也只出现过六人。
青黄不接的现象导致很多昔日名门,包括皇城第一书院的应天书院都正在走向没落。整个长塾仅一名弟子悟得入定,有了一丝走向大道的机会。其他的弟子们就真是来学习四书五经的。
王乾一这次的入定时间比较久,从课上到放学接近有小半个时辰。在古籍中没有提过入定时间长短与天资高低有关的概念,不过走上修行路的人们心知肚明,第一次入定时间越长,就越可能与天地灵气建立更深的联系。
那百年来,出现卓越天资六人中的一人在第一次入定时就整整静坐了三天三夜,周身不断有强大的气机波动环绕。当他入定醒来后更是直接有了“入气”的修为。凭借这份超凡的资质,这人修为扶摇直上,帮助现在的他坐稳了皇城中位置最高的那把龙椅。
入定这事经常来得毫无征兆,就如王乾一这般,只是多日随着夫子一起尝试入定,就在今日突然成功了。这种偶然导致书院和夫子都来不及准备,无法给他更好的入定环境。仅有魏夫子不吝啬自己那三道精气助他一臂之力。
久坐蒲团之上,魏夫子不饿不渴只是静静注视着王乾一的变化。
看了不知多久,魏夫子眉头轻微一皱,一抬头就望见长塾外,自己前面派出去的小仆身后带着一人急匆匆赶来。
小仆身后那男人也是半百年纪,穿着一身深色便服,头上却还戴着上朝时的士冠。这便是刚从朝堂上退下回到家中,官服刚卸了一半就接到书院小仆报信的王鸿儒。
鸿儒出身清贫,自幼却是书虫的命,阅卷无数。整个朝堂论博学之识无人能与其比肩。可惜,这类鸿儒之士多少读书把整个人读进书袋子里去了,沾了不少迂腐气。有才能不过混了一个太学祭酒,费劲一生才学与心思去管天下的书呆子们。
言行迂腐的鸿儒对子嗣的成长也重视到了严苛的地步。王乾一的每一个时辰都被人填满了安排,从最基础的诗词歌赋,到山海注释,再到帝王列传,只要书上有的都得学会。
当然,鸿儒为人迂腐,脑子依然是读书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