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抱着子南往回走,一宫女急匆匆跑来,神情不掩激动,一看郑袖,她激动道:“娘娘,大喜啊!大司马回宫了!”
郑袖开始时还有点懵,见她大喜过望,想起昭滑已联合齐国打了越国几个月,她道:“可有好消息?”
“越国,越国灭了!江东被大君划为郡啦!”
郑袖喜出望外,道:“滑弟呢?他在哪里?”
“大君设宴为上柱国接风洗尘。”柱国是楚国的最高武官,地位仅次于令尹。
“这小子还升官了!”郑袖言笑晏晏,晃晃子南,笑道:“走,咱们给你舅舅庆功去!”
公元前311年夏,楚国灭掉越国,越国分崩离析,被楚国、齐国瓜分,残部逃往越国故土,楚国的疆域骤然扩大,实力进一步为各国忌惮。
与此同时,燕国局势动荡,燕国太子姬平和公子姬职发生战斗,燕国的易王后是秦惠文王(赵驷)的女儿,希望自己的儿子(姬职)得到秦国的支持,秦国便和魏国组成联军进攻燕国,杀掉太子姬平,拥立外孙姬职,自此,秦燕结盟,秦惠文王派喜欢的儿子赵则留在燕国当人质,表示对两国友谊的重视。
公孙衍努力提倡下的合纵局面进一步被分解。
公元前310年,熊槐的老对手秦惠文王(赵驷)死了,他的儿子赵荡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王才19岁,只有匹夫之勇,远远没有他的父皇有谋略。
熊槐又蠢蠢欲动,打算攻秦,这次依然是郑袖劝住了他。
提前得知剧情的郑袖阻止了他,她知道3年后秦武王会因为和武士比赛举‘雍州大鼎’而死,而他又没儿子,秦国因拥立新王之事不能统一而内乱,挺长一段时间后,多方妥协,迎立在燕国当质子的赵则。
郑袖就是想钻那个空子,打算趁秦国内乱时出兵,再让人暗杀赵则(未来的秦昭襄王)。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果然死去,熊槐趁机派昭滑攻打秦国,一路打到蓝田,危及咸阳,宣太后(芈八子)大惊,求助义渠王,另一边派人从燕国迎回赵则,赵则在半路上中了郑袖设下的埋伏,护卫全部死去,死里逃生,走了几个月才回到咸阳。
彼时,蓝田、函谷关已被楚军攻下,秦国的一大块领土被楚国吞并,赵则即位,是为秦昭襄王,彼时赵则年纪尚小,宣太后把持朝政,为了巩固政权,请求割地退兵,与楚国结成姻亲关系,把女儿赢盈嫁给熊槐做妾。
因为义渠王援助秦国,咸阳久攻不下,加之魏国在谋划援秦,熊槐只得退兵,并建西宫,迎接秦国大公主赢盈。
那个时候,郑袖心累,真的心累,她派去刺杀赵则的都是最厉害的剑客啊!怎么就让那小子给逃了呢?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天命之子吗?
现在赢盈来了,东南西北四后齐了,可以凑个麻将桌了。
彼年熊槐已经42岁,她也徐娘半老,拈酸吃醋的心淡了不少,只一心教好三个儿子,顺便给熊槐出出主意,治一治那个贵族乱政的老问题。
不过,有时候她尽心竭力地花上几年办事,结果未必比专业的人用一天做事的效果好。
事情她已经听说了,当时子南、子兰两个小子舌战群儒,跟老贵族一派坐在一起谈论变革大事,期间口沫横飞,听说地面全湿了……结果是好的,那帮守旧大臣理屈词穷,面色铁青地应和:“善。”
熊槐大悦,当场重新封屈原为左徒,让公孙衍协助推行变法。经此一事,熊槐对子南感官大好,天天跑到郑袖的南宫夸赞:“你生的两个好儿子。”
郑袖:……
老娘只想把你们打一顿!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们这样太高调了,会被人嫉恨懂不懂?虽然她的确想利用子南的才华推行变法,可不是现在!他们现在还是娃娃一枚,别人要想整死他们不知道多容易!
彼时,她一手揪着一个儿子的耳朵,两个小小的人儿皱着脸大叫,她冷冷道:“作甚平时总藏着掖着?感情你们之前跟老娘斗法时都在藏挫呢!”
“母后,放手,是先生教我们这样说的呀!”子兰道。
“胡说,你们先生是什么人我还不晓得吗?”若能想出这个‘以理服人’的法子,十年前就该这么办了,何必等到现在?
子兰挤眉弄眼,拼命给子南使眼神,子南双眼一转,搂住肚子叫道:“母后,我肚子疼。”
“狗屁!老娘揪的是你的耳朵……嗯?真的?”见他神情痛苦,可怜巴巴地抱着肚子,郑袖很快联想到一大堆贵族阴谋,忙松开手,叫道:“快叫医师!”
没想到这两孩子一下子窜远了,合击手掌,欢笑着跑远了。
公元前300年,楚国太子熊横迎娶赵国公主赵宣为妻,同年,他迎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嫡亲妹妹,名为芈妩,王、后甚宠之。
公元前280年,楚王熊横薨,妻子儿女悲伤不已,楚国人收到消息,都像死了父母一样伤心,没过两月,公孙衍也病逝。
不久,太子熊横即位,郑袖因此成为王太后,熊横封弟弟子兰、子南为令尹,继续推进变法,变法得到了他的鼎力支持,改革全面而彻底。
在这一时间,熊横选贤举能,四处招揽有才之士,一时间,宫内外政治清明,一派祥和,不久,范雎到楚国游历,郑袖不顾非议,让熊横重用这个年轻人,范雎发誓一定要大展才华,扬名世间。
之后的几年,范雎建议熊横采用‘远交近攻’之法,远交秦国、齐国,出兵攻下魏国,而后灭赵、燕,又进军咸阳,攻破秦国,最后把齐国也收拾了。征战十余年,终于实现天下统一。
熊横的才能不算突出,但非常懂得任用人才,亲近随和,体谅民情,天下万民赞颂,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千里挑一的人物,子兰、子南以孝闻名,才华横溢,匡扶朝政,为国事尽心竭力。
次年,王太后郑袖逝世,谥号昭,百姓听闻无不哀悼,熊横遵从先王先后遗愿,把她和熊槐合葬在巫山,生同裘,死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