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走到马鞍山山寨的聚义堂上时,苏四十三的念叨总算结束了,许维嘘了口长气。分别落坐之后,杨遇春首先朝许维发话道,
“看兄弟身手如此之好,想来定是在军中谋过差事?”
“嘻嘻,不瞒二位杨大哥,我从未在军中效过力,不过倒是有在皇宫大内谋了个差事做。”二杨听后不免羡慕万分,杨芳说道,
“哎呀,那可是个好差事呀,没想到兄弟你也不是普通人,居然是大内侍卫。兄弟你不时总能遇见到皇上。哪天运气一来,被皇上所赏识,便外放坐官,给个封疆大吏当当也不为过,那就不枉来这世间走上一遭了。”
自家知道自家事,这皇宫大内里头哪有那么轻松?一样的刀光剑影,杀人于无形之中。光一个死对头和珅就足够自己想破脑袋对付。不被和珅给整死都算托祖宗的洪福了,哪还妄想得到老佛爷的宠信?要宠信也是和珅先了一步。
许维苦笑着对二杨说道,
“哎,皇宫大内可没你们想得那么简单,还是二位哥哥逍遥自在,占山为王,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小弟我身为御前侍卫,身上的约束太多了。要是能与二位哥哥同在此山中落草也是件美事。对了,二位哥哥是亲兄弟?”
杨芳笑笑说道,
“我二人非亲兄弟,不过比亲兄弟还要亲哦。”
杨遇春也说道,
“诚斋兄弟他是贵州松姚人,我是四川崇庆人,我二人在同一军营服过役,故便认识上了。因不满校官倒横逆施,克扣士兵的饷银,我二人痛打了校官一顿后便私自逃离军营,远行至此落草为寇。”
“那二位大哥定是杨家将的后人。”
杨遇春展颜笑着说道,
“这倒是的,我乃杨家将东宗之第十三代传人,诚斋兄弟他乃是西宗第十二代传人。”
“何为东西二宗?”许维不解地问道。
此次杨芳作答道,
“杨家将自北宋杨业出名之后,一脉相传至南宋昭庆节度使杨存中,因元灭南宋,故杨家分为东西二宗,东宗在在贵州松姚,西宗在四川崇庆。我等二人熟读兵书,只苦于无处施展才华。现今朝廷的军队,军纪废驰,军官腐化成性,领吃空额,克扣军饷,比比皆是。我二人皆是灰心之极才离营而走。”
许维听完之后脑袋瓜里就在琢磨,这二杨倒是将才,如果就这么放弃掉真有点可惜。自己现在缺人手,如果把这二人收为部下的话,对自己日后的行事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