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恒从洗手间出来,正要走进片场,里面匆匆忙忙跑出来一个女孩,差点就撞到他身上。
“噢,对不起!”一张熟悉的脸不安地看着他。
如果是十几年后,张恒一定会认为这是对方故意的,但是1973年,算了吧,这时候还没有所谓娱乐圈的说法,未来所有人都知道的潜规则也还没有那么普遍。
这时的影视演员普遍认为自己只是在做一份工而已,除非是风靡世界的李小龙等寥寥数人,其他大部分人并不会把自己看得太重。
所以狄龙拍了一部《保镖》,除了固定薪水之外,只拿到一千三百块驻场津贴。
姜大卫要比他多一百三十块,因为工龄较长,津贴级别要高些。
如果没有戏拍,那大家只能拿很低的固定薪水,连这份津贴都没有。
邵氏很多名演员跳到嘉禾去,真的是没有办法不得不跳,他们已经有当明星的资格,却还是拿普通演员的收入,谁都无法长期忍受这样的困顿。
在后世很多人觉得邵逸夫在这方面太苛刻,其实他们并没有站在这个时代,站在邵逸夫的角度考虑问题。
或许是有一点扣,但绝不能说很苛刻,毕竟,邵逸夫要考虑的是整个邵氏和无线,牵涉到的人数不是一百两百,而是成千上万,任何不经意的调整都有可能导致人心涣散,全盘崩溃,少部分人不平总比所有人都不爽好。
市场只有一个狭窄的香江,或者加上一部分东南亚,这并不足以支撑起如好莱坞般的片酬机制。
除非大陆市场也完全对香江电影放开。
可惜,因为众所周知的体制原因,还没等到大陆市场彻底放开,香江电影就死了。
张恒有时也会想,如果自己是邵逸夫,该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尽最大努力,哪怕是流泪流血,哪怕是定制观众喜爱的价值观,也要不断开拓市场!
必须向好莱坞学习,必须和西方合作,否则绝熬不到21世纪内地电影大爆发。
一瞬间闪过这么多想法,张恒看到那张脸已经堆满疑惑,笑了:“赵小姐,又见面了。”
“你,你是?”赵雅之绞尽脑汁回想,答案呼之欲出,却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张恒调侃道:“麻烦给我一些口香糖,对了,有和牛吗?”
“原来是你!”赵雅之捂着嘴,眼睛睁得老大。
张恒一本正经道:“是我,张恒,上辈子就见过你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