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爱看一些杂书,越是深奥,越是看不懂的书我越感兴趣。我的记忆力很好,看书极快,一目十行的说法并不过份。那些深奥难懂的书多看几遍之后,竟也慢慢就看明白了,这是我当时的一个感受。
我爷爷还在的时候,他楼上的房间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有许多书,像,郭璞的《葬经》、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柏拉图的【理想国】、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的【悲剧的诞生】、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还有中国的【易经】这些书都不容易读,但我就是喜欢啃硬骨头,经过一个星期在被窝里打手电筒的连续夜战,我总算是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
按照我的理解,四书五经就是中国的哲学,哲学是有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学问。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人是怎么来的?死后去了哪里?这世上有没有鬼神?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是什么?时间和空间又是什么东西?这些都是哲学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不过对于我来说,我最感兴趣的是人生的哲学问题。
人生哲学的最大问题是生死,每一个来到世上的孩子,第一声都是从哭开始的,圣人说,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肉体是灵魂的监狱。一个人要想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世的苦海,必须脱离社会,去深山或者荒岛之上隐居,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世的解脱。
于是,孔子的一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未知生,焉知死?连生都没搞明白,还来搞死,那不是找死吗?孔子的这句“未知生,焉知死?”直接导致了中国的儒家知识分子是不相信这世上有鬼的,相信这世上有鬼,那就是迷信。迷信是佛教的事情,儒家是不相信那一套的。可是儒家是很强调丧礼和祭祀的,既然不相信这世上有鬼,那为什么要搞祖先崇拜和祭祀这一套东西呢?这也正是儒家的矛盾之处,以至于墨家的墨子也在批评儒家说: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是犹无鱼而为鱼网也。”当然,儒家的解释是说,祭祀祖先完全是出于一片孝心,祭祀天地是出于感恩的心,这感恩的孝心就是所谓的礼。这社会岂能无礼呼?
古代社会,父母死了,子女要服三年之丧,在这三年之内是不允许喝酒吃肉的,当然寻欢作乐那就更加不行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就是说,子女生下来,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子女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来服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