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时辰之后,独孤残阳等人来到了千山之北的一个山洞。洞门很隐蔽,几乎很难被发现。洞门也很小,仅容两个人并肩进入。此时,洞门已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童,道:“少爷,姑奶奶让我在这里等您。您随我来吧。”
独孤残阳对心悠道人道:“你们在这里稍等等我。”然后,他牵着那小童的手,走进洞中。洞中四壁嵌着夜明珠,足可清楚地照见路。小童右手被独孤残阳牵着,他的左手一直没闲着,一路挥舞,解开了四五个结界。二人走了一百来丈,光线越来越明亮,却不是夜明珠之光,而是天光。
他们进入一个巨大的空间,却是一个五六丈深、三四百丈见方的小盆地,此时一切明亮开朗如洞外。只见盆地中央,建有七八间茅草屋。盆地上空四五百丈才是洞顶,洞顶正中,开有一个直径约三十来丈的天坑之口,阳光从上面洒落,照得盆地里的树木格外郁郁葱葱,空气也十分清新。树林边更是有溪水流淌,水中鱼儿在觅食,蝴蝶追逐落花。所谓桃花源,也不过如此。
来到居中那个最大的茅屋跟前,小童松开独孤残阳的手,道:“少爷,姑奶奶在里面煮茶等你呢。你进去吧。”
独孤残阳笑道:“小文,多谢。”那个名叫小文的小童笑笑,然后就跑开了。
独孤残阳走到门前,门自己开了,里面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残阳,进来吧。”他心头一震,急忙走了进去,一边走一边道:“姑姑,你的声音,怎么变得这么苍老?”
他穿过一个小天井,走进了一间茶屋。
茶几前,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老妇容颜依旧清丽,但脸上却布有不少皱纹。
独孤残阳站在茶屋门口,楞住了。
那老妇微笑道:“我今年都六百余岁了,本来就该是眼前这副模样。别楞着,坐下来喝茶。”她拿起一杯刚泡好的热气腾腾的茶,放在了独孤残阳面前的桌面上。
独孤残阳坐下,端起茶杯,笑道:“每次想喝茶,都会不自觉地来姑姑您这里。”他低头先是闻了闻茶香,心中一惊,皱了皱眉,然后喝了半口,杯子还没放下,抬头望向老妇。此时老妇正望着他,脸上泛着慈爱的微笑。独孤残阳失声道:“姑姑,您终于学会了‘道茶’?”
老妇点了点头,道:“是的。欲晚他们四兄弟铩羽而归的那天晚上,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她放下茶壶,叹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我为情所困,足足有两百余年,修为不但不精进,反而有所下降。我却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