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周老师都要回到校本部的家里,对于校本部的变化了然于胸,知道教好学生成了考核老师的重要指标,学习好成为学生的当务之急。这些信息反馈到分校就变成了每个上午的课程老师都抓得很近,唐伯强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喜欢上听易慕才老师和覃湘秋老师的课,因为这两位老师总是能将看似枯燥无味的课上得有声有色,让人学习的兴趣大增,反观古剑老师的课,就真的可以用枯燥无味来形容了,在唐伯强眼里,古剑老师的肚子里的“墨水”也就这么多了。
老师们不仅上课抓得紧,还隔三差五地进行测验或者考试。唐伯强从小文学功底就不错,在易慕才老师的**下进步更快,在分校的三个班里,唐伯强的语文成绩稳坐第一,数学就常与覃湘秋老师所在班的一位名叫庞勇的同学不分伯仲,他们两常常在第一的位置上上落,奇怪的是,唐伯强并不喜欢的农机(后来改成物理)和化学,几乎每次分校的测验和考试都能拿满分,当然也稳坐第一的位置了,巧的是,唐伯强所在班有一位同学的物理和化学的每次测验和考试都交白卷,于是,每到评卷的时候,古剑老师便将唐伯强的试卷和这位同学的试卷一起在班里展示,这也成了当时分校的一个笑话,当然,这样的成绩也给唐伯强一个强烈的错觉,让他感觉自己的物理和化学成绩也不错,将来回到校本部与在校本部的同学可以一争高下。殊不知,这高分仅仅是古剑老师手下的高分,回到校本部唐伯强才清醒地知道自己在物理和化学的成绩与在校本部学习的同学相差是多么多么的远。
一个学期在农场分校学习的时间其实很短,唐伯强在飘飘然中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回到八角镇便进入了暑假,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并不多也不难,唐伯强很轻易就完成了,甚至将石文化的那一份也做了。按照唐伯强的想法,很想在暑期找一些参考书来阅读复习以弥补在农场分校学习知识面的不足。也许是大家太在意上大学的机会了吧,也许大家也都感觉对手少一个算一个,所以,那些手上有参考资料的人都将资料隐藏得严严实实的,从不肯向外人借,不管唐伯强怎么费工夫,都无法借到任何书籍,以唐伯强的家庭背景,是没有办法自己找到这些他认为比登天还难找的书。没有办法的办法,他只好呆在家里将在农场分校发的课本和向石文化借来的课本一起对比复习,遇到不懂的就去请教石文化,如果石文化也不懂,唐伯强就跑到学校去找易慕才老师,通过易慕才老师牵线去找相应的老师解答难题,而对于易慕才老师来说,他是十分愿意去帮助唐伯强的,在易慕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