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时间,我律所的业务和专业技能突飞猛进,因为实在找不到事儿做。一旦有了一年律所的实习,我马上就可以准备律师执业资格的考试。我在昆明待了一年,但始终找不到融入这里的感觉,没有了沈茜,哪里都很陌生。
我和只谈爱不说情从QQ摇身一变聊到微信,从虚无缥缈的文字聊到实实在在的语音。从声音来判断它应该是个年轻泼辣的小姑娘,语音不得不说是现代科技服务老百姓的重大发明,如果它不嫌麻烦每次聊天找个替代者,那我是佩服之至,到此我才算确定与我聊天的对象真的是个女孩儿。
她说话很洒脱,思维很跳跃,经常说一些不着四六的话。比如:我们头顶着同一片天空,脚踩着祖国的大地,我们相隔天涯又近在咫尺。我不知道她仅仅是在抒发诗意呢,还是在向我示好。
说起来,她也是我的大学校友,比我低一级,只不过我们不在一个校区。我们的教育背景更加相似,我们的话题自然也更多,或者说我们都是站在起跑线即将奋斗的年轻一族。她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帮我分析我和沈茜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她告诉我,我对沈茜的爱过于卑微,如果没有深厚的感情基础支撑,很难突破距离的阻碍,不免让我有些灰心。我返还她我们在云南见到的山清水秀,她很是羡慕,说有机会一定也要出去看看,从出生到现在一直待在一个地方实在无趣。
我们谈论最多的话题还是时下年轻人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那时流行的歌曲多是些流水歌:《老鼠爱大米》、《秋天不回来》、《该死的温柔》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时代耳熟能详的歌曲,商场、音响店到处都是这样的旋律。现在对这些歌曲的记忆已经慢慢淡忘。在大学期间流行的书籍,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刚刚风靡一时,郭敬明和韩寒横空出世,前者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和后者的《三重门》当时极受追捧。我把这些青春校园热血的题材推荐给她,她一点都不领情。她推荐我看海岩的小说,特别是他的生死恋三部曲《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和《玉观音》,她说那才是反映现下咱们这一茬人的生活常态,青春校园太过幼稚。
现下的生活常态?好吧,我承认,同龄的女孩儿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确实比男孩儿要成熟、深刻一些。现在的90后、00后可能对当时如日中天的海岩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过她告诉我的时候,其实我也不是很熟悉。她说我们虽未谋面但是能感觉出来,也许你就是像《玉观音》当中杨瑞一样的大男孩儿。当时我也没看过这本小说,我问她这个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