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争气,丫头片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到来,全家人翘首以盼的江山,却是等到老爷子年近五旬的时候才呱呱坠地。
江老爷子老来得子,自然是对江山寄予厚望,打六岁起,就花费了一年十五个现大洋的束脩,延请了县里的前朝杨举人,做了家里的西席先生,专门教授小江山《三字经》、《百家姓》啥的,指望着江山将来能够学有所成,继承家业、光耀门楣。
小江山倒也聪慧,很快就能够背诵诗书,到了后来,竟然隐隐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杨举人眼看着自己毕生所学已经再难以教授江山,怕再教下去误人子弟,倒也毫不避讳的直言自己已经倾囊相授,竟是辞了西席之职,挂袋而去。临走前还殷切的告诉江本昌,江山此子,将来不可限量,为了他的前途着想,还是送去西式学堂,学习西学为好。
自家的宝贝儿子得了先生这样的夸奖,江老先生自然是老怀大乐。大手一挥,送江山到了省城的西式学堂里去学习。这江山倒也争气,学业上突飞猛进,竟然一路考到了大名鼎鼎的北平大学。
不过也就是在北平大学里,生性自由的江山接触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领域。学校里几个教员和学生,私底下总是在谈论什么“马列主义”、“资本论”,江山和他们接触了一段时间之后,竟然深深的被吸引住了,还和这几个进步人士成了莫逆之交,这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道路,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路标。
1932年,“一二八”事变的枪声,打破了江山生活中的平静。日军的暴行和灭亡中国的野心,再加上几个莫逆之交的言传身教,让他彻底明白了,想要指望自己的知识来救国,看来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日本人可不会给你十几年的时间来学习、发展和壮大自己。面对着枪炮声,江山悲哀的想起了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想要抗日救国,暂时还是靠枪杆子稳妥些。
顿悟了的江山,瞒着父亲退了学,转身投进了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的大门。从此弃笔从戎,成了个军校生。等到一身戎装的江山回到家乡省亲的时候,还蒙在鼓里的江老太爷也只能徒唤奈何,挥挥手由他去了。儿大不由娘,更何况自己这个当爹的了。再说了,身逢乱世,手里头有枪,总比手无缚鸡之力来的稳妥一些。
进了中山军事政治学校的大门,江山才发现自己这才是如鱼得水,眼前展开了一片新天地。仗着优秀的文化知识打底子,他接受起各项军事训练来,总是会比那些行伍出身的军人和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们要更容易一些。三年多以后,江山又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