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曹锟,就像寓言故事里丢斧子的人一样,越看吴佩孚越有篡位野心。
于是,吴成了保定方面最大的敌人,甚至唯一的敌人。曹要做的是和其他的新仇旧恨尽快化敌为友,结成一条反吴的联合阵线。
随后,一边拉拢安福、交通两系的政客以增加在国会的势力。一边不计前嫌和张作霖修好。
此时,不光是外部,直系内部有很多人,也对吴的颐指气使、目空一切的狂妄而反感。
但吴佩孚仍然傲视天下、我行我素。国会方面的益友社、研究系、政学系这时都在北京恢复政治活动,吴对这些政客都没有好脸。
八月一日国会复会时,吴给国会发电做指示:“仅先制宪以固政本,调解集权分权以定国是。”
议员们看到这个电报都很生气,忿忿地说:“大老板对国会训话了!”
吴佩孚在内阁问题上虽取得胜利,但他的地位却一天比一天陷于孤立。
直系在巅峰状态中,因为分裂为保定派(曹锟)、洛阳派(吴佩孚),也由盛而衰了。
吴佩孚并不是要和曹锟分家,曹锟也不是不能容纳吴佩孚,相反的,曹锟对吴佩孚信任此前是一贯的,而吴佩孚对曹锟也忠心无二。可是因为局面大了,双方的近人各有私利,从中挑拨,两个人终于各奔东西。
说到曹锟、吴佩孚两个人的关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过去,人们常说功高震主,吴佩孚这一时期,名头太响了,已经不是“震主”而是压主了。
北洋有一个习惯,做到督军,这人就被称为“帅”,做到督军以上的就称为“大帅”。直奉战争以前,可以称为大帅的,只有张勋、曹锟、张作霖三人,后来吴佩孚声望日高,便也称起大帅来。吴佩孚做了大帅,曹锟便被改称为老帅,以示比大帅高一等。
吴大帅在保定发号司令时,曹老帅却被冷落在一旁。凡是到保定来的人,都只知有大帅而不知有老帅,因为大帅答应的话就算数,这当然让曹锟有点酸溜溜的。比如,黎元洪上台前,金永炎到保定,就只是和吴佩孚密谈,根本不理曹锟。
像这类事,逐渐增多,曹、吴之间自然就有了裂痕。特别是总统问题,与其说是二人表面取得了一致,不如说是加大了两人的鸿沟。曹自己想当总统,吴一意要迎黎元洪复职,曹其实是违心支持吴的。身边的人有机会就挑拨离间,说吴所以不愿老帅做总统,是他自己想做总统,因此捧出黎做挡箭牌,做为过渡总统。
曹锟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