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崇端一句话,将话头引向天佑王超出预算的额外开支上。我笑道:“我明白了,请箫尚书明早将兵部历年的账目都送到承乾殿。至于蜀南太后扩建寺庙的三百万两白银,既然箫尚书说自己是站在青州一边的人,如何收尾我自有决断。”
“只是臣还有一个问题,箫尚书在朝中多年,自先帝时起便任青州户部尚书,是否知道公孙家和我朝太后,有什么关联?”
箫崇端眸中精光一闪,捋着胡须看一眼天佑王不说话。
我道:“帝君离宫,将朝中诸事交由王爷打点,想来箫尚书是经世之人,应该明白。”
此话一出,箫崇端道:“原来如此。帝君将朝中上下交由王爷打点,自然是手足情深值得信赖。我们一班老臣,自作聪明以为是坐山观虎斗,原来是一计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既然国师话说到这个份上,臣必定独身慎行,并将所知晓之事,一一告知。”
天佑王打量箫崇端一眼,闭上眼默不作声。
我笑道:“多谢尚书大人,明日早朝,也请大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此,大人请讲。”
我命人奉茶,箫崇端手捂茶杯,陷入沉思,眯着眼道:“此一事,又要牵出一段前朝秘闻。据臣所知,当年公孙相是先帝陪读,两人自小交好。后来到及冠之时,时任帝君,要为身为太子的先帝择取一位贤良淑德,品行端正,有未来母仪之风的太子妃。最终选定了当时武家的嫡女,也就是当朝太后。武家长女是庶出,便以滕侍身份随当朝太后一同入了太子府。按理说,即便武家是世家大族,即便庶出的长女,不能做先帝的妃嫔,也应当嫁入其他朝臣家做正妻。可后来先帝登基后的第二年,这武家长女出宫做了公孙相的妾氏,不足八月,便早产下公孙府中的二小姐。而太后那位庶出的长姐,也死于难产。后来,不过月余,公孙相便接回一位正妻何嫡长子。”
箫崇端饮下一口茶,接着道:“要说这关系,太后和公孙相,算得上连襟,不过太后长姐始终是妾氏,并非正妻。对了,因公孙相将太后之姐纳为妾氏,又折损了性命。太后得知噩耗,连绵病榻数月,先帝震怒,命公孙相将这死于难产的妾氏扶为正妻,以妻礼葬。公孙相当时年轻气盛,哪里听得进去,公然抗旨。臣也是第一次见帝君在朝堂上龙颜大怒至如斯地步。”
我长叹一口气,庶出的姐姐是公孙相的妾氏,而这三百万两白银又…….我起身对箫崇端道:“就此,箫大人便回去休息吧。”
我亲自出门送箫崇端,行至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