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得是哪个山疙瘩村的杀猪好汉,听不过一丁点。这事小乞儿也没大谱,书上总写尖顶尖地牛气哄哄,也不说个详细境界。小乞儿猜测是写书的老先生也没见过那等大人物,都是道听途说得来的。因此,每与老花谈论这天底下的英雄好汉,心底总是空溜溜得漏风,倒是不靠谱的老花说的,听去有那么点真实味道。
打那后,小乞儿就三天两头缠着老花,要教他写成本儿,卖了换酒肉吃。直到某次老花嫌他烦了,说了个啥,这些书儿啊卷儿的,书圣斋都做有买卖的。于是小乞儿便门门心思都朝着书圣斋去的。这次来邺城,除了老花的意思,更是因为它邺城就有书圣斋啊。
“老花,帮我削个竹帚。”小乞儿朝老花道了一声,便愣愣地看起庙里的石像来。城隍庙中的石像也不知是几时筑建的,破洞的庙顶漏风掉雨,早早地就把这一众石像磨损得看不清眉目。
老叫花不答一句话,默默地出去了会儿,带回来一把新削的竹帚抛给小乞儿,看着他小心地爬上城隍庙里供奉的神像,一扫一扫地抹去石像上的蛛网。
他从前问过小乞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小乞儿却痴痴地告诉他,现在人们都供奉活着的神仙去了,我不知道活神仙他本事咋样,但城隍打小看着我长大长大,还让我睡觉,我就信他。小说里都不写城隍了,以后我就写他,还指望他带我找父母呢。那之后啊,每过一座城,那个城隍庙就是小乞儿口中安详的客栈。老花也再没问过小乞儿,只是沉默地削来竹帚看着他小小的身影渐渐酸了眼。
过了大半的时辰,小乞儿才把庙中的神像细细擦扫干净。一个是脏兮兮小人儿,一个是臭烘烘老头儿,倒也配得有趣。
……
入暮的邺城,灯火又腾腾升起。邺水安宁,微波映着星月,将这一带的风情万种都尽揽于河中。“画船远远,渔火歌晚,笛箫悠悠,黛眉弄浅”形容的便是星宿无眠,皓月映水的十五圆夜,这红阁前的邺水明媚。才子方可配佳人,那画舫上的青年俊杰都是一城一池的苗儿人物,聊得风月,谈得书画,对得工仗,又舞得绝艺。
此时,城隍庙旁一条邺水分支的小河溪里,两个脑袋正从溪中哗啦啦地冒出来。
“为什么要大半个下午都泡溪里啊?”说着,小乞儿不禁蜷着身子颤巍巍地打了几个寒颤,幽怨地拿眼看着老花。若不是老叫花说今晚带他去好吃胡喝一顿饱,小乞儿是死活不愿意的。这还是早春的溪水,尚还夹着冬日的凛冽寒意,好不刺骨。
“要不哪够洗掉你满身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