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陆抗眉来眼去,打好关系,瓦解江东人心,王濬进兵绝不会这么容易。
这时代最缺的也是道德典范。
杨峥怎么着也要把羊祜供起来。
制定新律的人选也初步确认,杜预、卫瓘、索靖、裴秀、张斐、张辅、李密等二十七人,加上文吏和掾属,近一千人。
前期编纂,自然是整理秦法、汉律、魏新律。
“立法是立大秦的根基,不可偏信一家之言!”杨峥察看了新律,开篇就是纳礼入律、礼律并重。
这种做法固然是这个时代的特色。
谁最重礼法?
当然是儒家。
杨峥要立的律法,而不是儒法,人选上,又重新加以更改,在太学中挑了一批墨家、法家的学子。
除此之外,杨峥在开篇定下三条。
一、非杨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二、凡大秦之人,上至王子公卿文武百官,下至贩夫走卒,一律赋税。
三、大秦永不加赋。
这三条其实相当于大秦的宪、法。
杨峥看了几遍,除了第一条能完全执行,后面两条难度颇大。
但再难也要坚持。
大秦能走多远,其实就看后面两条的执行程度。
当然,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再完美的东西也经不住人心的渗透,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后代和后世立下一个标杆。
也算是大秦的初衷。
不得不说,开国皇帝的威信就是大,无人敢反驳,也基本没遇到什么阻力。
整个大秦仿佛一张白纸,仍由杨峥自由挥洒泼墨。
一个国家的气质取决于前两代。
光武帝以豪强而取天下,于是豪强在东汉不断壮大,逐渐形成士族门阀,而东汉正是灭在士族豪强头上。
司马懿、司马师耍阴谋诡计,东西两晋便充斥着各种阴谋诡计,从上斗到下,从里烂到外。
大秦将来也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杨峥觉得,至少不会像司马家的晋朝那般窝囊……
杨峥从底层崛起,为大秦注入了蓬勃向上的活力。
两个月后,杜预带着孙瑾、陆抗等一干江东君臣回到大兴。
杨峥热情接待。
孙瑾被钟会控制多年,虽然十岁,却还是一个不经世事的孩子,没有多少亡国之痛。
其他江东文武虽一脸悲戚,但杨峥看得出来,绝大多数都是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