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经为难的时候,独孤冲开口了:“恕臣直言,吴王此举不妥。”
吴王李恪笑道:“小王知道驸马都尉的意思,不过我倒有一句心里话想说说。”
李经看着这个年方十五的弟弟笑着说道:“说说?”
李恪双手一拱,朗声说道:“*******,*******?”
独孤冲也起身躬身说道:“吴王少年高洁,委实可敬。不过,臣说的却不是这个意思。”
说完之后解释了起来。
为政之道,不过情、理、法三字。任何事情只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自然迎刃而解。
从这一点来说,吴王并不是合适的人选。
独孤冲认为,当前应禀报圣上,复于奇正冠军大将军原职,敕命其节制河西都护府兵马及飞鹰铁甲。这样一来,从“法”上确定了其地位,名正则言顺,言顺则大事成也。这么处理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形势恶化真要作战,无论飞鹰铁甲还是河西兵,都是于奇正的老部下,到时候军队士气、指挥和协调无须担心。
其次,复冠军侯爵,于京城中兴建冠军侯府,迎冠军侯爷父母入府居住。如此一来,于奇正身为国之重臣,去解救飞鹰铁甲就是他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样就在“理”上站住了脚。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人情。
独孤冲认为,这一点也应该从三点上来做。
首先,派去宣诏的最佳人选是英国公。
这个提议连李经都感到意外:“什么?这个恐怕不行。且不说本身这事就和英国公世子有关,他老人家的身体状况……”
独孤冲解释了起来。
这一点我们先从于将军的角度来看。
要说于将军心中没气,那是假的。那么他的气主要是哪些事呢?
除了立功而无赏之外,就是现在徐高材把飞鹰铁甲带入了险境。试想,我好好带出来的天下第一军交到你手里,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能没气吗?
李经暗自喟叹,心想只是你不知道,于奇正心里最大的气并不是这两点,而是秦晓鸾啊。
可是这话他不能指正。更何况,就算是这样,这事也没有解决之道。
独孤冲继续说了起来。
英国公从一开始就反对徐高材领兵,派他前往宣诏,必可消除于将军心里这个疙瘩。至于他老人家的身体方面,其实人最大的病是心病。老人家现在心里又是愧疚又是担心,对那边的情况也不了解,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