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21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从南昌“剿共”前线返回南京,立即召集会议,讨论对日方略。会上,蒋介石主张以日本侵占东北诸省的事实,先行提交国际联盟与签订非战公约诸国,一面则团结国内各界人士,共赴国难,忍耐至于相当程度,乃出以自卫最后之行动。同时会议上讨论了军事、政治和外交问题。关于外交,政府决定成立“中国GMD中央政治会议特种外交委员会”,简称外委会,作为对日决策研议相关。同日,在瑞士日内瓦,中国参加国联会议代表、驻英公使施肇基根据国内训示,正式向国联申述,提出请根据国联盟约第11条(保障和平义务)所赋予的权力,立采步骤,防止情势扩大,而危害各国间和平,并恢复事前原状,决定中国应得赔偿之性质与数额。但日本代表芳泽表示日本政府采取不扩大事变政策,关东军已开始撤兵至南满路区域,并反对国联介入,希望中日直接交涉。此后,日本一直在国联跟中国大打太极拳,一边敷衍,一边继续在东北的军事行动。9月30日,在中国的努力下,国联于连续会议之后,作出日本撤兵的决议。日本政府也在国联承诺撤兵。10月1日,国内报纸报导了国联的决议结果,民众欢欣鼓舞,有了国联的支持,日本人总该怕了吧?
但是,没过多久,大家就发觉不对了,从东北传来的消息表明,日本人根本就对国联的这个决议置之不理,仍然继续在辽吉的军事行动,东北的城镇还是一个接一个的被日本军队占领。同时,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在耐心地等待,等待着国民政府进一步的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批的东北流亡学生的到来,浙江大学的学生们对东北局势的了解总算有了第一手的资料。学生们终于知道了很多原本不被当局公开的事情。当浙江大学的学生们知道东北军面对日军进攻几乎都是不加抵抗,甚至还有集体投降当走狗、汉奸的时候。他们除了震惊,更多的就是感到愤怒!同时学生们心里都不断的在问:为什么东北军不抵抗、东北军为什么不履行保家烈阳、守土保疆的军人职责?不过让浙江大学学生郁闷的是,东北流亡学生的目的地并不是宁波,因为毕竟宁波这个舞台无论从什么方面与上海还是南京比起来说都小太多了,只要留下一批人继续向大众讲述发生在东北的事情,其余大批的东北流亡学生都去了上海。在那里,他们将向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民众讲述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
这使得浙江大学的学生们自尊心都受到了极大伤害,他们决定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就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抗日游行在刘凯峰和张紫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