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之后,还没等宁书和方雅枝见面就要回学校了,这第二学期的班长,吕梁还是决定让宁书来做,并且让宁书在开学的时候,在新生大会上演讲。
“吕老师,这不应该啊!怎么就轮到我了呢?”
这新生演讲一般不都是学生会主席什么的吗?又或者是大四的优秀毕业生吗?宁书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资格的。
在心里感叹了一句,吕梁估计宁书都不知道自己是有多优秀。
在京城大学,没有人比宁书会做生意,才大一就创下了一份家业。
在学校外面,创业成功的没有宁书会读书,这每个学期都是拿奖学金。
就算宁书没有外面的事业,在京城大学也是学霸,吕梁想宁书讲讲如何才能保持这么优秀。
听到吕梁这么说,宁书还真的是受宠若惊,她还真的没想到自己在老师眼里会是这么优秀的。
从吕梁办公室出来之后,宁书就被蔡敬毅教授叫去了。
“啊?你要我跟着你做研究?”
能跟着蔡教授做课题的不都得研究生吗?宁书才读大二,这哪里有资格能当蔡教授的学生。
上个学学期末的时候,蔡敬毅出的期末考试题目就是一道现在讨论的问题!
如何保障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之间不会相差很大?
这个议题就只有宁书的回答算得上满意,尽管在蔡教授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对于一个大一的新生来讲,这已经很不错了。
不是宁书不肯答应,而是这里面就是她自己发生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生意,蔡教授把她的高度捧到太高了。
为了能让蔡教授死心,宁书只好交代了自己在农村找地方种菜,然后供给美食城,这样就能省去中间商的差价,也能保证食材的新鲜。
现在宁书在昌平买下来的地,不仅仅是种菜了,还养了鸡鸭鱼牛,都能保证美食城的需求了。
在买地的时候,宁书还是用回当地人,相当于给了她们一个稳定的工资,这样农村的整体水平就上去了。
听完宁书解释了之后,蔡教授就更满意了:“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华国很多人的生计就不用愁了。”
宁书被夸的还真的不好意思了,她没有这么高的思想境界。
想了想自己的产业,宁书还是婉拒的蔡教授的邀请,只不过宁书可以让蔡教授参观一下宁书自给自足的产业链。
在不知不觉之中,宁书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