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对集资不感兴趣,他觉得公司就是一个无底洞,投进去有可能血本无归,根本就不看好。
可尚美积极性很高,便撺掇着石涛同意集资。
她说她看到之前集资的人们支取利息的时候,那脸上的喜悦表情让她嫉妒,很后悔自家没有集。现在终于有了机会,还是趁机集上一些吧。
对于石涛的担心,尚美说道:“我在财务工作,关于集资款有什么动向,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知道。如果发现有人撤资了,我们也会第一时间把钱取出来的,这个你完全可以放心。”
见尚美如此热衷于集资,而且还很有把握,不至于让集资款打水漂,看尚美坚持的态度,石涛便放任不管了,让她看着办吧。
尚美很高兴地便把家里仅有的两万块钱交了上去。
公司的经营状况很多人都不看好,对投资持谨慎态度,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但总有些同尚美一样的人,被公司的高额利息所诱惑,还是拿出了家底,总认为这是一个大便宜,不占白不占。
有一条石涛不知道的秘辛,中层以上的干部必须集资,而且数额比较大。
虽然每年郎崴颇会给他们一个大大的红包,但是,并不是每一家都能把这些钱积攒下来的。
有人为了完成集资任务,向亲朋好友进行了摘借,有人把父母养老的钱从银行里取出来,填补了无机公司。
更有甚者,竟然把房子做了抵押从银行贷了款,把钱投到无机公司,来完成自己的集资任务。
这些人给自己的安慰是,公司的利息比银行的贷款利息高多了。
即便是如此,对于无机公司债务来说,这些集资款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添不起称来。
虽然能够应付一时,但是仅仅几天的时间,就囊中羞涩捉襟见肘了。
财务总监一筹莫展,汪费仁更是无计可施。
然而不得不佩服郎崴颇确实有非常之策,通过他的社会关系,引来了个人投资,准确的说是个人借款。
这些借款人的身份与郎崴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社会关系社会背景都非同一般,用人家的话来说,不怕无机公司还不了钱。
每笔个人借款少则一二百万,多则可达上千万,这些资金的注入又让无机公司暂时运作起来。
西徙公司的胡尤也从中分得一杯羹,这便让他有了年后重新启动生产线的打算。
又到年终岁尾,无机公司的福利照常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