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衣钵弟子,就是老五陈博。但耐不住李哲将小师弟吹得天花乱坠,誉为古今第一奇才,这才勉强应允,提出要看看再说。
过得几日,华阳道人上了青萍峰,与赵寒煜对坐半日,谈天说地,讲古论今,一番考察完毕,不理宋婉辞苦苦哀求,不由分说将赵寒煜捉回幽云峰。
回去之后,立时将陈博逐出山去,再随手丢出一包袱阵图、手记,言道今后自观自修,一年允许上幽云峰一次,作为考教、释疑。
陈博欲哭无泪,只得拜别而去。
从此,赵寒煜和华阳师叔开始了“同居”生活。
华阳道人的教导方式和内容与李哲大相径庭。
李哲遵循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华阳道人则不然,一开始就将海量的书籍摆在赵寒煜面前,一字记之曰“背”!
赵寒煜望着如山般堆积的书本,怀疑师叔是不是将山门中所有的收藏都扫来了。
道藏、星象、修行、历史、宗教、医术、针灸、药石、五行、相命、农林工商......所有学科无所不包。
从来到幽云峰那天起,赵寒煜除了清晨打坐易筋洗髓之外,其余的时间全部在背书。春之花海,夏之溪畔,秋之树林,冬之雪谷......打坐完成背书,吃饭喝水背书,宗门里的晨钟暮鼓声中背书,茅厕的坑边背书......
前六年,华阳道人不停地各处寻找书籍,送往赵寒煜面前。他知道这个小师侄自幼就博览群书,他能做的应做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增加赵寒煜的阅读面知识面,哪怕穷尽天下一切书籍一切学科。
六年中,华阳道人达成了赵寒煜的理想:真把能找得到的书籍全部堆在他面前;
六年后,赵寒煜苦读有成,天下第一大派景阳宗的所有藏书都背完了,一共为五千零四十四卷。连所有记录文字的纸张都没放过,甚至包括外门伙夫的菜单、仆役的清洁流程......
华阳道人开始进行第二阶段的教导。他让赵寒煜理清各门学科之间的相似共通之处,加以整理,然后掌握其内藏的共同道理,再发展出新的变化、成为新的知识储备。
如此类推,开始一门加一门,然后三五叠加,再十数交叉,最后形成融会贯通......
按华阳道人的说法,这种知识面的修行方式,可以一直延续,学无止境。
七年来,赵寒煜无一日不苦。书海之浩瀚,多少次背得神智涣散、头痛欲裂;多少次被学科交融的夹七缠八搞得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