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顺眼了……
到了山下,知县还没走呢,杨成子和知县完完整整的说了一遍之后该怎么办才能保小镇太平。
一听又是拆房子,又是挖河的,知县也是急了,好在办法已经想好,一点一点的解释清楚,那知县倒也能接受,毕竟人命最重要。
将那一排十多户要拆的人家集中在了一起,杨成子说,知县在一旁帮衬,连唬带吓的,给他们找好了安置的地方和日后重新建屋子的地,这些人也只能无奈的搬了。
在陈三一行人还有衙门捕快衙役,邻里街坊的帮助下,十来户人家,东西都搬到了普贤寺中,暂时安置,普贤寺大,有几间禅房暂时就不让香客住了,东西就放里头锁了起来。
那些人在知县大人的安排下,两家客栈分别要了三间客房暂时安顿,其余几户安顿在了普贤寺的禅房之内,直到新房子建好,他们再搬出来。
按照陈馨所说,镇上那些爱凑热闹的人都要回避,虽然他们看不见陈婉儿,可是那些藤条他们是能看到的,不让他们看能避免一些口舌和事端。
比预料之中要快上一些,藤条移平屋子,只是眨眼间如山崩地裂,一排屋子几乎同时轰然倒塌。
两百多丈长短的河道,一根根树干粗细的藤条同时拔地而起,碎石瓦砾几乎全被挤到了街道上。
半炷香不到,整个河道的雏形已经显现,虽然不让镇上的人看,可还是有些调皮的孩子和一些好奇心很重的年轻人偷偷躲在远处看了全。
日后数十年这镇上都传着这么一件事,来了五个骑鹤的道人化了余景镇的灭顶之灾,还在一日之内用道家神通挖了那条两三百丈长的河道化煞挡灾,保了这一方百年的太平。
从那些小孩的嘴里传得那是更为神奇,若是陈三知道在他们嘴里自己是骑鹤来的余景镇,定是要找那些娃娃要他屁股下面的那只鹤的。
填了河堤,通了水,普贤寺寺庙大门前五六丈远的地方搭了藤桥,事情算是解决了。
两个丫头心情大好,又一件事功德无量,没有多待,第二日几人便离开了,启程回陈家镇。
那知县不敢马虎,没多久,就按照杨成子吩咐的,找了许多石匠和苦力,那石桥就和藤桥差不多宽,差不多长的修在了藤桥之上,看着也是颇有一番韵味,桥成之日,还让普贤寺的方丈给这石桥提了字,名曰“连山”。
那老方丈也在不久之后圆寂了,似乎是心中的大石头落下了,圆寂之时面容祥和盘腿而坐在床上,头低下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