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实有兵丁四万,还尽是老弱病残之辈,兵器铠甲更是难以凑齐。
如果皇太极知道大明的京营是这样一个状况,估计早就打到北京城来了。
朱由检倒吸一口凉气,遂将此次京营的调查结果设为了绝密。
原本历史上的崇祯二年,后金便起了十万大军,进逼北京城下,因为不知明军虚实,遂在周边抢劫一番后,便退兵了。
朱由检虽然不敢肯定历史一定会重演,但朱由检敢肯定,皇太极要是知道京营只有四万老弱病残,一准会不计伤亡的攻城。
要是那样的话,朱由检估计自己撑不过崇祯二年就要转进南渡了。
一想到这里,朱由检就一阵后怕,重振京营之事便成了朱由检接下来工作的重心。
而让朱由检稍微安慰点是九边之兵稍微好些,因为常年要面对蒙古部落的袭扰,所以缺额吃空饷的事还没有到京营那种令人发指的地步。
九边之中,尤以冀辽军镇为善,因为拿了大明七成的军饷,又需要常年防备辽东后金的袭击,所以缺额基本在三成之内,兵器甲胄虽不完备,但尚可拎出一战。
而冀辽军镇中,尤以关宁铁骑最优,辽镇的军饷也是大部被辽西军事集团用来装备关宁铁骑,所以关宁铁骑算得上明朝最为精锐的部队了。
拥有这样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但朱由检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因为这支部队虽然吃了大明一半的军饷,但是在对抗后金的战斗中,却基本没有出过力。
战场上各种观望、保存实力,甚至不顾友军死活,仗着骑兵优势常行临阵脱逃之事,明朝在辽东常年兵败,关宁军至少要付三分之一的责任。
但就是这样一支不敢死战,好临阵脱逃的军队,反而在吴三桂引满清入关后大放异彩,成为了满清屠戮中原百姓的先锋军。
满清入关后,死在关宁铁骑手上的明朝百姓不计其数,不知这些关宁军将领百年之后,见到曾经勒紧裤腰带、咬牙供养他们的大明百姓,会作何感想。
而大明最后的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便是被关宁军的将领吴三桂,用弓弦勒死。
贰鞑子果然比真鞑子还要狠,古人诚不欺我。
每每思之此处,朱由检常气愤不已,恨不得立刻将吴三桂捉来,先杀之以绝后患,然后再在西湖边上铸上他的铜像。
上书十个大字:看,这就是汉奸的下场!
但朱由检也只是想想罢了,依他目前的能力和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