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悟道养身的行为,加之许多宫观古迹都是休息松弛的好地方。但,修行就一定要静坐吗?”
多宝道人想起了师尊教导自己的修仙之路。
“静坐中最重要的目的,是在静坐中找回本性。而静坐的关键在于炼心,当心住性澄之际,便是觉悟之时,静坐的好处,主要是塞兑闭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功名、利禄、争强好胜,七情六欲等等,均在这静坐的过程中得以化解。”
“心不动气自固,意不动神自灵,寂然不动感而遂虚极静笃,心安而静,身心可与俗世隔离,端生神异之妙法……但若一个人为了达到静心修养的目的,运离尘世,谢绝一切往来,与人物隔离,未必就能真的见性明心。无人触着,不遇境、不遇物,此心如何见得真静?”
“人生是一个有生活内容的有机结合,本性就是在生活中呈现,‘天性人也,人性机也’,当心在与内外互动联系之际,自心不被外界名利、富贵、恩爱等所扰,心安而虚,此时便是本性呈现。因此,悟道之行为应从实践中获取,静之要诀则从心里放下名利上着手。”
“静坐可以养生,但本性只能在日常的磨练呈现,如果在日常磨炼所呈现的表现远离本性,即使偶尔心中致静一刻达到‘致虚极,守静笃’也是徒劳,练习者仍不悟大道。”
“打坐静养要与日常生活工作相结合,不能误以为单靠打坐便可以得道长生。日常生活是修炼者最好的试金石,觉悟要从不断的磨合中得以升华,即使住观出家、面壁九年仍不能处理解答诸多伦常纠纷。”
“宫观的庄严,晨钟暮鼓有如神灵的召唤;礼忏仙经亦如祖师临坛,师父的叮咛在耳,还有众目的注视......这一切都可设置梦幻泡影,转过来还要面对现实中繁重的工作杂务、三界的责任。”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道教也应与时代相适应,真正的修行仍落在日常的行为之中,对于务道学者说就是在生活中修行。”
“在修行中生活,因为‘道’就在生活中:生活的方式、艺术、困惑、态度、道理等生活的典范在道教的经典和教义中都有精辟的论述,只有学会生活,与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愿望不相矛盾,不离生活又升华生活,本性自悟也只能是生活实践的结果。所以,真‘道’是坐不出来的。”
通天教主昔时的谆谆教诲如初新的之语出现在多宝道人的耳畔,他现在却要以这种方式与师对战,真是大大的不敬,有辱刻骨铭心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