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 原因无他,因为他之前就已经梳理过了,这几年来,没啥卖座的儿童大片。 和那些成名之后就死命接本的土著不同,有着前世记忆的罗兰心里清楚,那些疯狂变现的手段,消耗的可是自己的观众缘,而一旦观众缘没了,那就会被市场所抛弃。 奥尔森姐妹,便是其中的典型。 在银幕上长大的她们,被资本过度消费,观众看腻了之后,自然就会走下坡路,而她们长大之后,自然也就脱离了童星的身份,抛却了这个光环,儿童也将不会买账。 罗兰给自己的标准,那可是宁缺毋滥。 如果没有好本子,那就只演《小鬼当家》的续集。 反正有莫哈米这个保底在,他根本就不怕自己没有后路。 接不到好项目那就闲着。 读书也好,干其他的事情也罢,反正他是不准备把自己活成拼命三娘一样的人物。 一年十一部戏? 这比流水线生产还要夸张! 当然了,罗兰如此作想,也和大卫-奥尔森的态度有关。 看电影、看球赛、找家教、想演戏…… 只要罗兰的要求不过分,对方都会满足。 宽松的环境才是罗兰的最大资本。 有着对方的支持,他自然不用和前世一样,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发愁。 不过,虽然心中如此作想,但罗兰,并不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他认真的看着哥伦布导演,点头道:“导演,我非常相信你的眼光。” “既然这个项目是由你推荐的,那我当然有兴趣去试一试……” 当然了,在话语的最后,罗兰还在自己的心里,悄悄地补充了一句。 ‘至于是否成功,那我就不知道了。’ 罗兰的此番言语,也令哥伦布非常的满意。 人家好心好意的给你介绍项目,你要是直接拒绝,那不就是在打别的人脸吗? 见罗兰回答的认真,哥伦布也没有卖关子,而是嘱咐道:“既然你愿意去,那这些天,就好好准备一下,回去给你的大卫叔叔说,让他给你买一本苏格兰小说家詹姆斯-巴利的小说《彼得-潘》,如果有机会的话,在去看看一九二四年赫伯特-布雷农拍的电影《彼得-潘》,以及一九五三年的电影《小飞侠》……” “好……诶?” 罗兰刚想点头应答,然而,还没等他的脑袋锤下去呢,便被对方的话语给弄懵了。 彼得-潘? 那个永远都长不大的小飞侠? 这是哪家公司投资的电影? 他怎么一点印象都没有? 《彼得-潘》毕竟是一个世界级的IP,就连英语大字典都主动将其收入词条之中,这个童话故事影响了上亿读者,即便是在扑街的项目,只要发行过,罗兰肯定就听过。 就比如说维权狂魔迪耗子拍的动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