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商品分配这种东西,要是没有一个系统的价格规划,很容易就闹翻。
而他们也不可能商量着控制价格,不只是因为人多和杂,还因为这一条河边的地摊。你们这一堆儿人商量好了,人家旁边的不屌你,到时候就得一起赔钱。
不过再这样的模式下,苏年看到了互相竞争的好处。
竞争让这些摊主都绞尽脑汁地想要获得新的商品,想要让自己的商品变得更受欢迎,因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
那是一种在地摊上才能够看到的文化。
当你在地摊上和摊主讲价的时候,不止是讲价那么简单,在享受砍价的同时,你还能享受和老板交锋的快乐。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地摊文化,几乎可以说是地摊文化存活至今的原因之一。
在过去的新型经济冲击下,地摊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砍价这种互动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老一辈人过去逛地摊的时候,是十分享受砍价的乐趣的。
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砍价这种事情显得更加繁琐,他们更喜欢明码标价,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消费习惯。
但是消费习惯如此,并不代表着年轻人就会屈从于商家标定的价格,所以也会货比三家,选择更加实惠的选项。
这就相当于另一种变相的砍价,砍价的过程在于店铺之间的互相竞争,买家的乐趣在于在这样的竞争中选择自己的偏好。
或者干脆就有些年轻人,愿意多花些钱,省去和人交流的麻烦。
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较为良好的教育,拥有极高的自我思维,但是却特别喜欢私人活动和个人空间。
所以和人交互的过程,他们更喜欢的是和朋友一起去玩游戏,去逛街,去旅游,这种轻松的过程,而不喜欢刻意在交谈当中勾心斗角。
于是老一辈所享受的砍价过程,在新时代算是完结了。
但是这种砍价的地摊文化,在苏年看来完全可以有重启的希望。尤其是在见过汌河地摊行之后,苏年对此的感觉更加深了几分。
在汌河地摊行,新老交替杂居,卖货的风格也在不断地变化当中。
很多年轻人,甚至老一辈的摊主,都在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推销风格,这是一种市场选择的结果。
苏年也和很多的摊主砍过价,他发现这些摊主幽默风趣,经常玩梗,还会跟你科普,期间掺杂各种新颖的想法,内容包括时事、经济、文化、风俗和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