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数日之后,上将军党笠终于忍痛做出了主动辞官,抱病归乡的无奈决定。
当天命圣皇略微推辞,而党笠又是一副极为坚决的态度之后,这位原本与韩新朝堂争辩的大骊上将军,最终只得是黯然退场,彻底告别了大骊政治舞台的中心。
自此,大骊朝堂尽皆由右相董懿,与柱国上将军兼兵部尚书韩新,这一对翁婿一文一武联手把持。
而韩新在紧急调遣募集了足足三十万大军之后,面对地域极广的大骊疆土,最终只能无奈选择了竖壁清野,龟缩御防的防守策略。
他果断放弃了那些无险可守的城池,并尽迁其户,不留寸粮,丝毫不给敌军以战养战的机会。
至于紧急募征的这三十万大军,虽良莠不齐,但皆为青壮,分发兵器之后用来守城倒也是可堪一用。
于是韩新将这三十万大军撒在了敌人进军国都的必经之路上,共分为三道防线抵御敌军。
一旦防线告急,便可迅速退兵,集结至下一道防线继续御敌,以空间换取时间,确保国都中庭城的万无一失。
至于这三道防线之外的其他城池……却也只能是自求多福了。
但就在柱国大将军韩新手忙脚乱的龟缩大军,布置防线,严阵以待,抵御即将到来的六十万乾军之时。
大骊方面未曾预料到的却是,由秦王政统帅的北征大军,却在接连攻下了沧州三郡之地后,悄然一分为二,各自向着相反方向持续进军。
其中,大将军公孙疾将五万大军,十万民夫,挟秦王大旗按既定路线进军,旌旗招展,车马隆隆,营造出直逼中庭的威武气势。
而至于北征大军的真正主力,却由秦王赵政与军师诸葛暗统帅,偃旗息鼓,悄然南上,直击大骊南征大军的运粮中枢——靖安城!
大骊疆域广阔,横跨南北,其中国都中庭位于最北部的骊州,大骊威名赫赫的骊州铁骑也是闻名于此。
此外,骊州以南与大行接壤的便是靖州,骊州以西与大乾接壤的则是沧州。
大骊欲对大行用兵,则最为重要的后勤辎重,必然要通过靖州运往南方,供给前线百万大军的巨量消耗。
不过单单靖州一州之地,自然无法满足前线大军的巨额消耗,大骊必须集全国三州之力,方能保前线百万大军饥饿无虞。
故而,骊州、沧州之粮,皆先抵运至靖州,而后再由靖州作为中枢,运往南方前线。
其中,位于靖州核心的靖安城,便成为了毫无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