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年之后,经过无数代的繁衍,它们是否会变成完全不同的两种动物呢?”
“澳州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场,它地域足够广大,又完全与外界隔离。”
“我怀疑这种长嘴刺猬(针鼹),在很久很久以前,跟刺猬有着同样的祖先。它们不知怎就到了澳州,因为环境改变而变成卵生,并且有了育儿袋,但又保留着哺乳习性。”
“这种鸭嘴狸(鸭嘴兽)也是如此,它来到澳州以后,不但变成卵生,而且长出鸭子嘴巴。”
“虽然我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但澳州曾经的环境,多半更适合卵生,又因为蛇蜥众多而迫使动物长出育儿袋。”
“动物和植物都是可以随环境改变的,我称之为生物衍化。而且同样的环境,迫使不同的动物,朝着相同的方向衍化,比如澳州的有袋动物。”
在场的学者议论纷纷。
谢衍也回到座位上。
他刚才吓了一跳,还以为眼前这位要说进化论,结果只是提出“趋同衍化”的观点。
主讲人还在继续往下说,他提议今后的学者们,多多观察相同环境的动植物,与不同环境的近亲之间的异同。
“啪啪啪啪!”
掌声雷动。
此时的大明,虽然也有动物学家、植物学家、矿物学家的说法,但其实一个个全都是博物学家!
无数未知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待他们去发现,而且由于在深山密林考察一次不容易,他们每次外出考察都是逮着什么就研究。
有可能今天在研究植物,明天突然又研究矿物,后天直接跑去研究地质。
包括现在的农学家,也大部分属于博物学家。
因为农业技术发展出现瓶颈,继续在这个领域卷很难出成果,那就干脆开拓新的赛道,朝着动植物学家的方向冲刺。冲着冲着,又开始研究矿物、天文、地理,反正这些玩意儿也跟农业有关。
专心致志搞农业、畜牧业的已经不多,他们的主要方向是培育良种。
就连劝农官系统,都惨遭朝廷缩编。
因为大部分的劝农官,已经变成了官老爷,很少直接跟农牧民打交道。而且专业素养也堪忧,很多都是走关系进去的。
朝廷没把劝农官全部裁撤,纯粹是看在太祖的面子上!
搞到这种地步,跟劝农官的政绩评定有关系。
你说自己帮多少农民增产,你怎么证明自己?我还说是因为今年风调雨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