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阶段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突竭茨的东庐谷王。
根据燕山卫府搜集的各种消息和情报,提督府判断,东庐谷王是个非常注重实际的人;这个性格在军事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然至今卫府也没有找到直接的证据,证明两年前李悭兵败阿勒古时,就是东庐谷王在战场亲自指挥,但是从突竭茨各部协调一致进退有序的情况看,绝对不能排除这个可能性。在莫干突围时东庐谷王居然会身受重伤,也从侧面映证他当时就在两军对垒的一线战场。因此,商成断定这个人有争取把握战场上的一切细节以便及时判断的习惯;假如突竭茨大军从东边回援的话,他必然会随走南线,经白狼山口过莫干而至黑水城。这样不仅路程近,而且还能就近布置指挥对中路赵军的反击。商成就是要借东庐谷王的这个“好习惯”,在白狼山口给他致命的一击!
头一次听说还有这么一个第二阶段军事方略的文沐和王义,简直惊讶得话都说不出来。
文沐很快就发现了这个方略中的纰漏。
“山左四部也不可能全都等在白澜河谷,李慎部的袭击不可能全歼白澜河谷的突竭茨人,他最多也就只能做到重创其中的一两个部落。”他目光深沉地凝视着商成,慢慢地说道,“要是李慎没有做到这一点的话,仅仅留下两个旅来对付四个突竭茨部落,兵力上是不是太少了点?还有一一李慎全军奔袭白狼山口,燕东的防御必然空虚,假如山左四部突然兵出如其寨进击北郑,燕东怎么办?另外,如今燕中和枋州的兵力已经几乎全在鹿河,如果西边的突竭茨人看出破绽,从枋州方向进攻,西门胜能守住不?”他完全可以肯定,这个所谓“第二阶段方略”就是出自商成的筹划。虽说他一向就很信任商成的判断和筹算,可是这个方略也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
不仅是他有如此看法,王义也是同样的感觉。就是郭表,头一次听说这个方略时,他也深感不安,后来他还反复劝告过商成,并且和商成就方略展开过多次的商讨一一或者说是争吵。至于争吵的结果,看看李慎的信札就知道了,很显然,最后是大司马被假职提督说服了。
出乎文沐和王义意外的是,这个方略的始作俑者商成,他居然也点头赞同文沐的看法。
是的,他同意文沐的看法,为了一支突竭茨人,而把整个燕山卫置于危险的境地,这的确是一次军事上的冒险。不过他必须冒这个风险。为了达成战术上的目的,燕山卫军甚至是整个燕山卫都必须承担这个风险!有时候,牺牲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