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之屏障。
先帝还言,董公若能辅弼于庙堂,则大汉江山社稷稳如泰山;董公若是飘零于田野,则大汉江山社稷危如累卵,天下百姓亦不得安居!
先帝又言,董太皇太后于陈留王,有抚育之恩。他日,董侯(陈留王刘协)若能得董公相辅佐,则大汉虽历经万世,亦能永存!
先帝春秋鼎盛之时、驾崩弥留之际,心中所愿便是,陈留王能位登九五、继承大统、延续汉祚。
奈何,先帝驾崩之时、雒阳城宫闱祸乱之日,董公未能虎步京师。致使陈留王未能继承大统!实乃一憾也!
董公身负文韬武略、心怀圣德仁爱,既有伊尹之德,又兼霍光之才。天下大事、国家重器,俯仰间便可一鼓而定!还请董公三思!
凉州乃凋敝苦寒之地,李牧无心于此。雒阳城本是王气沐浴,又兼董公之雄威。
他日,董公若能赐右扶风陈仓以西之地,为李牧之治下。
朝夕之间,李牧亦可沐浴雒阳城王气一丝!若如此,李牧亦不胜感激!
……
“文优,李牧所言,几分真……几分假?”
董卓放下手中书信,好半晌后,沉吟道。
“主公,李牧所言半真半假!”
李儒早在浏览完书信之后,便已开始思虑,这会见董卓问起,随即脱口回道。
“哦……文优为何这般笃定?”
董卓见李儒回答的这么迅速,诧异道。
“主公,李牧声名著于海内,恩威施以凉州。此人胸怀大志,亦非是池中之物!”
“先帝在世之时,此人尚能听命一二。如今,先帝驾崩、新皇毫无威严,此人自然不会久居人下!”
“去岁,司马懿设计让李牧进京;前番,司马懿设计离间甄家、凉州百姓和李牧之间的君臣之情。皆是因为,司马仲达看出了,李牧的不臣之心!”
“文优曾听得只言片语,先帝确有立陈留王,为新帝的意愿。奈何,先帝驾崩之时,何进、张让、赵忠等人效忠于何太后。这才使得陈留王,未能继承大统!李牧诚不欺我等也!”
“至于李牧信中所言,称主公为‘伊尹再世,霍光复生。’‘愿朝夕之间,沐浴雒阳城王气!’不过是托辞耳!何能瞒得过主公之慧眼?”
“如今,主公在雒阳城龙骧虎步,声势浩大!李牧岂能不知?”
“李牧心怀异志!其真正的目的,不过是想名正言顺的,将陈仓以西之地,划归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