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看不出,可以说修胎工艺做到了极致。
用放大镜看了下用釉里红绘画的龙纹和火焰纹后,微微摇了摇头。
梅瓶为历代瓷器造型中格调最为高雅的重要器型之一,自宋元以来,价值品质都高于同类,康熙朝更是经典的陈设御瓷,品类多样,装饰丰富,而且量少而质精。
这件梅瓶的釉里红烧制得可以说很不理想,浓淡不均,而且有很多地方发黑,要是光线再差些,都能叫釉里黑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得事,釉里红完全是靠铜元素来呈色,对窑炉的温度和气氛要求严格,属于呈色不稳定的器物,想烧出色调凝重华丽、纯正鲜艳的釉里红瓷器非常不易。
康熙时期刚复窑,工艺还不成熟,就算是釉里红烧制成熟得不得了的明代洪武年间,也经常烧不出满意的颜色,成品率是极底,以致有句话叫“要想穷,先烧红。”
第三件同样是个高度差不多的梅瓶,形制规整,器型秀巧,通体青花为饰,颈部一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绘有折枝石榴、荔枝、莲花、牡丹等花果纹,果实饱满,花盛叶蔓,生机勃勃,有多子多福之吉祥寓意,足墙绘蕉叶纹,上下交错,疏朗俊逸,胎体细腻,白釉温润肥厚,底部圈足露胎无釉。
全器典雅华美,俊拔秀雅中不失堂皇华贵之气象,纹饰绘制精细,构图疏密有致,青花折枝花果纹,寓意“福寿三多”,三多果分别为蟠桃、佛手和石榴,“三多”意谓“多子、多福、多寿”。
陈松检查梅瓶一番,发现并未有落款,不由再次观看起梅瓶。
发现梅瓶的唇口外翻程度较小,整体造型显得更为隽巧修长,器肩浑圆,比例恰到好处,蕉叶仅画出中间留白的叶脉,不由会心一笑。
这梅瓶绘画的纹饰为明代特征,主题纹饰虽力保不变,但边饰渐见简练,绘饰多种纹样,然皆清新脱俗,绘折技花卉瑞果,每组以茎叶相辅,独饰已足雅,数组共缀一器,疏密有致,相互呼应,更是雅趣满溢,完全不同最早时候的青花满饰缠枝花纹的习惯,展示出强烈过渡的气息,为明代早期流行式样,因为明初朝廷令烧制瓷器,须由内府“定夺样制”,才会出现这种明显的过渡构图布局。
他拿着放大镜,仔细观看起青花的发色,发现青花发色浓郁青翠,青花见锡光凝聚成斑,为明显的苏麻离青料特征,勾勒点染为永、宣风骨,宫廷气息浓厚,可以断定这件梅瓶的年代为永宣时期。
苏麻离青,又称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简称“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