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间,莲花庵庙堂大门口的空地上,涌来了几十个陈家坊和易家坪的男女老少,他们见此情景,有双掌合一念着阿弥陀佛的,有摇头晃脑的、有惋惜的、有流泪的、有骂天的、有不言不语的,不同人的不同性格在这里表露得是那么的淋漓尽致。
陈家坊的家长陈江万,今年六十二岁,遗传祖辈的特点,个子不高,身板略显单薄,但五官还算端正。也许是担当一族之长,操劳过度,也许是年轻时好色贪欲,一脑头发早已脱落得稀疏可数,给人的印象既有老实本分之相又有聪颖圆滑之貌。
陈江万到达莲花庵的时间比众人晚了些。到达后,他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朝众人打着招呼:“大家都来了……”
众人见家长公来了,纷纷让开一些空隙,让他前行。
惠静师太见陈家坊的家长公来了,急忙走了过来,合掌相迎,口中说道:“阿弥陀佛!陈公早呀!来,到寮堂里坐。”
陈江万一边跟着惠静师太走,一边问道:“惠静师太,没伤着人吧?”
“托神灵之福,托家长公之福,庵里人都平安无事。”惠静师太说。
“那就好!那就好!塌了庵堂不要紧,可以重新再建,常言说得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只要没有伤着人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接下来就是要好好谋划谋划,怎样去重建这座庵堂了。”陈江万一本正经地说。
“一切有劳陈公拿主意。”师太、陈江万边走边说地来到了寮堂。
“陈公,请坐。”惠静师太用双手挪了挪旁边的一张木凳说。
“别客气,我自己来”陈江万边说边将木凳往身边移了移后说道。
“明芝,给陈公上茶,”惠静师太吩咐着自己的弟子。
“请喝茶,”一会儿,明芝尼姑端着两杯凉茶分别送到了陈江万和惠静师太手中。
“多谢,多谢!”陈江万双手接过茶杯,一边喝着,一边和惠静师太聊起了重建庵堂之事……
转眼间,一九一七年的九月十九就要到了。九月十九,民间相传这是观音菩萨南海之行的归程日子,按传统习俗,莲花庵四周的信男善女都会到莲花庵庙堂去祭祀观音菩萨。现莲花庵庙堂成了瓦砾,一时失去了祭祀场所。怎么办呢?惠静师太不得不安排工匠,在原庵堂门口的空地上,临时搭建一个小屋,小屋内摆上一尊小巧玲珑的观音菩萨佛像,供大家祭拜。
完成了九月十九这场祭祀后,惠静师太便带着明芝等尼姑,穿村走户,四处化缘,筹款建庵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