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要塞边军的这条线。
古往今来,军武都是国之大计,如果能与当中的上位者拉上关系,无论做什么都会方便许多。
最起码的一点,没人再敢轻易动自己。
当然,有利益就有风险,万一受到对方的连累,到时候必然也会或事缠身。
不过这点,陈墨并不担心。
一来,他行事有着原则和底线。
二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陈墨相信凭借自身头脑和才识,至多也就是再跌回原地。
保住性命,丝毫不成问题。
最关键的是,陈墨没有纵横天下的野心,只想守着家门口这一亩三分地,做个逍遥自在的“小地主”。
白河县,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只要谋算得当,完全可以把边境贸易发展的如火如荼。
但事情从来都是两方面的,三国交界的最大弊端,是时刻都会被邻国觊觎。
如此一来,就必须依靠强盛的军武。
正是基于以上的种种考量,所以陈墨才会下定决心,必须在军中蹚出一条路来。
说来也巧,正愁不知道怎么打开局面,侯勇跳了出来,紧接着又是身为监军的夏方正。
否则的话,他还真不知道怎么才能见到夏侯震。
而在解决事情的过程中,陈墨也对夏侯震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此人,绝非传闻中的那么不堪。
相反胸中藏有大智慧,是个不错的合作伙伴。
就拿此刻所说的事情,如果夏侯震真是主和派的人,绝对不会提起锻造兵器的事情。
更不会主动提出,要陈墨亲自来承接。
由此便能看出,此人之前只是在隐忍,不想让万千将士们做出无谓的牺牲。
此刻看到了曙光,态度也就有了转变。
爱兵如子,能屈能伸,完全配得上大丈夫三个字。
与这样的人合作,何愁大事不成?
陈墨对夏侯震很满意,反过来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看到前者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时,后者也满是欣慰的点了点头。久藏在心中的那口气,也顺势吐了出来。
“陈墨,我再问你,若是批量装备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说不好。”陈墨如实相告道,“主要是两样材料难寻,这也是我坚持出塞的原因之一。”
“我大楚国土广阔,难道就没有你需要的材料?”夏侯震皱眉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