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2块钱行不?”
云苏见王厨要倒找钱,忙连连摆手,道:“那倒不用。王叔家里要是有什么腌菜腌肉,拿那个抵就行了。”
大锅饭都能做得那般美味的大厨,相信给自己家做的吃食会更美味吧,云苏暗想。
最后云苏离开王厨家时,背篓里多了一小坛咸菜、一小坛酸菜、二十个咸鸭蛋、十个咸鸡蛋、三斤腊肉。
那装咸菜和酸菜的坛子,王厨也一并送给了云苏。
再看看其他在青山公社下车的知青们,嗯,很遗憾,五十多个小伙子小姑娘们大都和她一样儿,浑身挂满了包裹行李。
转念一想,也是,这时候下乡的知青们都以为如无特殊情况,他们将会扎根在插队一辈子,可不得把用得着的家当都背过来吗?
这往后还有大几十年的日子要过呢。
毕竟,不是谁家都像云苏一样,身怀大几千块现金,票证一大把,缺了什么东西就能立马去买。
不可劲儿的把家伙事儿给带齐整了,要用的时候没得用可咋整?
就在云苏晕晕乎乎,思绪翻飞不定时,一名干部站了出来开始点名儿,边点边把新知青们给分配到各个大队的大队干部跟前。
出了热闹的公社,目之所及都是郁郁葱葱的花草树木,越走越不见人烟,脚下的路也从平坦的土路变成了有些坑坑巴巴的泥路。
四合院北面正房住着先云苏几届的女知青12人;东面厢房住着男知青10人;西厢三间屋被相隔成六个屋,分别住着六对已经结婚的知青;南面的三间倒座房分别是灶房、囤过冬柴火的柴房、被知青们休整过的茅房。
云苏在老知青们的招呼下来到正房,走近一看,三间屋子全被修整了占据一半屋子的宽大土炕,除土炕外,屋里还有一张长桌和配套的长凳;靠墙有一排衣柜;一侧还有一排上下三层的木架子,上面摆放着搪瓷盆和毛巾。
看三个屋的差不多,云苏和张丽最终在人少的左侧屋定了下来。
这屋里一共睡了三人,分别是来自沪市的江晓秋;深市的沈蓉;黑市的魏红亮。
作为已经插队了8年的老知青,江晓秋算是知青院儿里的老大姐,这会儿接待女知青的也是她。
“晓秋姐、蓉姐、红亮姐,我们一起吃吧。”云苏莞尔笑道。
左右,她空间里还有几百个馒头包子可以充饥,五坛肉酱可以解馋,一起吃饭也行。
张丽见云苏答应了,忙连声应道:“我也是,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