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和杏花的手上没有提大桶,不过一人抱着一个竹篮。
里面装的,正是李辰荷和李辰兰这段时日抽空编的手绳,加起来大概有个几百条的样子。
李辰兰拿了一个鱼篓,装的是螃蟹、贝壳和螺之类,对水的需求不是特别大的海鲜种类。当然,盖子肯定是盖紧了的。这一路去赶集,会遇到很多小渔村、和临近村子的人。
除了打掩护用的那两桶鱼,剩下的东西都不适合让他们看。
为此,李辰兰她们连日日戴在手上的手绳,都收了起来。而平时赶海时,为了不让海水淹坏手绳,她们都会摘了放在家里,偶有带出去让人看到的,也说是镇上买的时新货。
总之就一句话,编手绳?不存在的,她们李家二房不会。
庆幸的是,上次小张氏上门看到了手绳,不知她出于什么原因,居然没有传扬出去。
不然对李家二房倒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二柱,赶集去啊?”
李二柱做的木桶,每个都有半人高。
这么大一只木桶,装满了鱼和水,死沉死沉的。要是李家二房的人,选择自己提着木桶走路去镇上,估计会累死在半道上。所以在李辰兰的坚持下,他们决定做牛车。
悲催的是,小渔村的牛车只有一辆,坐十几个人就满了。
虽然小渔村的人大部分舍不得坐牛车,牛车的位置还空了几个。但显然也堆不下李辰兰她们整整八口人,外加五个大木桶、一个大鱼篓和两个竹篮的。
最后,勉强塞下了三桶鱼,和抱着竹篮子的杏花儿、石头两小只。
王氏和李二柱抬着一桶鱼,李辰松和李辰柏抬着最后一桶鱼,跟在牛车后面走。
连抬鱼用的扁担,都是跟赶集的人借的。
至于李辰兰的鱼篓,一路会有李辰荷替换着背。再加上她的鲛人血脉晋级两次以后,力气变大了不少,倒也不成问题。一路去镇上,李家二房这浩浩荡荡的阵势,自然引人瞩目。
很快开始有人搭话,“二柱啊,你这一大桶、一大桶的,收获不少嘛!”
说话的人吊眉斜眼,两个黄黄黑黑的大板牙尤为辣眼睛,脸上满满的都是不怀好意,“让我看看都捉了些什么,这么沉甸甸的。”
话还没说完,手已经飞快揭开了李二柱与王氏抬着的那桶鱼上面的盖子,“啧啧啧,这么多鱼,李二柱你这是发达了啊!”
李二柱整个脸都黑了,“吴大牙,你这么做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