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粹中而言,也是一样,执政就是一个头衔而已,自己的实权在尚书省,但是因为尚书省六部是在是过于庞大,因此设置左、右丞来分担,他们此时也出列表达附议。
这事对于枢密院来说,不关他们的事,所以也是打打酱油,执政兼枢密院使蔡懋、副使童贯、折彦质、种师道同时出列也表示附议,执政兼御史中丞赵野是出了名的墙头草,在蔡京和王黼这么多年的斗法中都时刻左右逢源,说明其察言观色的本领那是绝对练到了如火纯情的地步,此时大局已定,自己也赶紧出列表态附议。
剩下的诸如大内总管李彦、宦官谭稹等人也不再做任何犹豫,自己其实早想表态,以便给皇上留个好印象,但是鉴于之前那么多大佬都没有表态,不管从职务上还是重要程度上来说,都还轮不到自己发言,此时见他们表态的差不多了,也就赶紧出来表态附议。我见众臣都先后表态支持,也知道大局已定,但是还是要装一下子的,便也随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意见,支持蔡太师提出的恢复唐制的三省六部二十四司衙制度,那就按此执行吧。
说完便朝身边的内侍官看去,内侍官随即便明白了我的意思,便开始宣到:经重臣提议后形成决议,恢复唐制三省六部制度,废除宰相职位,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三省对皇上直接负责,朝廷官员升迁任命也有皇上决定,改制后的具体朝廷中央行政体制为,门下省、中书省设侍郎,负责二省,尚书省设左丞、右丞负责六部,其中左丞负责兵部、刑部、工部,右丞负责户部、吏部、礼部,六部设尚书一职,执掌部衙,下设侍郎职位,为尚书的副手,其兵部还是设兵衙司、器械司、转运司、核查司四个司,刑部还是设俘虏司、刑法司、定刑司、纠正司四个司,工部还是设水部司、田水司、建衙司、规划司四个司,户部还是设税务司、户籍司、田地司、俸衙司四个司,吏部还是设验封司、稽勋司、考功司、清吏司四个司,礼部还是设主客司、仪制司、祠祭司、天监司四个司,以上共计为二十四司衙。
这便是我按照后世的会议记录形式才创出来的,大体商议结果由内侍官(太监)当场宣读,这样就表示形成的有效会议决议,然后各部就负责执行,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了我的尴尬,同时也就朝务的商议结果有个登记、监督的过程。众人听完内侍官的宣读,并都跪拜行礼道:下官等遵旨。
我见状便微微一笑说到:诸位爱卿平身,至于宰相王黼朕将另有重任,朝廷会感谢王爱卿在担任宰相之职期间为朝廷做出的贡献,同时也为王爱卿的阔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