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之前,崤山山脉几乎隔绝了中原和关中东部之间,所有的陆路交通只有在崤山北部靠近黄河一带才存在一条二十多里长的裂缝内。
而这条裂缝的入口就是函谷关的位置。
当时,想要攻下函谷关,必须先当着守军的面,横渡湍急的弘农河,才能进攻高达近五丈的函谷关城墙。
就算侥幸攻下了关隘,也还需要穿过长达二十多里,仅容数人并行的狭窄山谷,行军风险非常大。
这就是秦国为什么能稳坐关中的原因。
可是就算函谷关能抵挡百万大军,却也挡不住大自然的伟力。
到东汉末年之时,由于黄河的不断侵蚀,函谷关以北的黄河开始向北偏移,再加上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岸以北不断堆积,最终形成了大片浅滩。
正是由于这片浅滩的出现,让从东面攻入的军队,可以不必再经过函谷关,而能直接从北面的河岸,绕过崤山山脉,攻入关中平原。
因此潼关就应运而生。
从东汉末年开始,就有潼关这个地名。
只是汉末的潼关还往西走一百四十里路,在一处名为麟趾塬的台地之上。
麟趾塬北侧紧靠黄河,河水直接紧贴着塬体而流。
麟趾塬南侧则连接秦岭山脉,山势险峻,大军无法绕过。
汉末的潼关设立在山路的制高点处,从东面而来的军队,必须先穿过一条名为“黄巷坂”的狭窄山路。
并且这条“黄巷坂”宽仅数米,只能容纳几个人并排前进,是设伏的绝佳地点。
大军在穿过“黄巷坂”这条山路后,还需要登上麟趾塬顶端,才能看见险峻的潼关城墙。
即使攻克了汉潼关,大军也还要进入一片名为“禁沟”的险峻河谷,继续向北通行,抵达渭水和潼水的交汇处后,才算走进了关中地区。
汉潼关一样险要,但岁月仍旧是把杀猪刀,任你是名将美人,还是关隘雄城都抵挡不住它。
几百年的岁月过去后,地质变迁同样的剧情又发生在了汉潼关身上。
隋末唐初时,因为黄河河道持续向北变迁,并且水位还下降了,曾经紧邻黄河的麟趾塬北侧山壁,出现了大片的浅滩。
东面过来的军队不需要翻山越岭强攻汉潼关,就能沿着河边的浅滩走进关中。
因此在天授年间,也就是武则天登基第二年,公元691年,将潼关从麟趾塬北迁到了黄河岸边,把守新出来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