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喉咙之际,杨蜜还不忘了拍拍龙屁,疏导疏导有一点小生气的皇帝。
说实在的,眼前的皇帝,对于底层百姓的在意程度,在她看来,已经不亚于太祖高皇帝的了。
这一点,确实有点出乎她的意料。
毕竟太祖高皇帝的出身,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乎重视底层百姓也说得过去。
但眼前这位年轻皇帝,可是从小长在深宫当中,锦衣玉食,养尊且处优。不曾想,对民间疾苦,却是知之甚多。
“当初,许多文人士子,尤其是支持张九四的江南文人…这些人都瞧不上眼的太祖高皇帝,就是指着这些旁人看不上的泥腿子,才能起家立国,重开大宋之天。”
“底层的百姓,虽说多为无知愚昧之辈,但只要不耽误他们的吃穿用度、婚丧嫁娶…大蜜蜜你说,这些人得蠢到什么地步,才能干出竖旗造反这种事情?”
“朕怕的就是,有人见不得底层百姓享上哪怕是一点福啊!”
“唉…大明朝的文武百官,他们的半只脚,已经踏进了朕的谋划当中。或以名利二物笼络他们,或以考成法制约他们,总归是在他们的心中拉紧了一根弦。”
“但是,那些处在最底层的官吏油子们,却是最多…也是最易坏事的家伙们!”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两个事儿,是王迪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难题。
在他看来,大明朝的韭菜们,只能由他这位皇帝或是经他允许的人,才能定期收割。
私下割韭菜的,这特么就是国贼!
再结合后世的种种情况,王迪知晓,不易被察觉到的底部基层,才是承上启下,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只不过,想要杜绝基层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涉及到皇权下乡这一最让统治者苦恼的事情了。
毕竟,不管什么时候,朝廷下达的各项政策,终归是要人来执行的。
落实到乡村这种最基本的人员构成单位上,在王迪看来,短时间内,只能说……
政策执行得怎么样,全凭这些人的良心与操守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的良心,怕是早已变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