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带队,速速归营!”情急之下的校尉首领也顾不得更多,竟直接喊出了吴姓屯长的外号。
斥候们都是百战精兵,见前方城门洞开,哪里还知道如今的局势。
随即纷纷拨转马头,向赵括所在行进中的主力奔去。他们很清楚:能够早一刻让上将军知晓壁垒的存在,上将军就能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大军就能少走一段的冤枉路,或许就能多一分的胜算。
来不及多加思考,众斥候随即在各自屯长的带领之下,各自领命而去。
转瞬间,只剩首领带着本部的人马还在原地。
斥候首领拨转马头,对着麾下将士说道:“诸君,前方壁垒非一日之功,我军自蹈西岸或已成瓮中之鳖,而我斥候营未能及时查探出秦军壁垒,陷大军于如此险地,吾等皆万死莫赎之罪也!今秦军悍勇,若任由其追击,恐无法将信息及时送达上将军!”
说着,首领拔出战刀,继续说道:“为今之计,只有我们,将追击之秦军阻挡下来,为同袍们争取片刻之时间!以赎我斥候营上下之罪于万一。”
首领再次拨转马头,刀指前方,吼道:“诸君,谁愿随我赴死!”
铮、铮、铮……一柄柄战刀出鞘!
“我等愿意!”
“我等愿意!”
赴死之声响彻天地……
“目标秦军骑兵,斥候营,雁行阵!”首领再次青筋暴起地怒吼道。
众所周知,骑兵成规模地冲击一般都是采用的锥形阵。大军呈现一个三角的锥形,尖端越是尖锐便越容易刺穿敌军。而采用这样的阵法,显然能够以最小的代价下,凿穿敌军阵线,进而给予敌军最大的杀伤。
而雁行阵,顾名思义,如飞行之大雁一般,呈现出不规则的半圆形,因为各自分担风阻的缘故,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一般多用在行军途中,在对战之中使用,则是在兵力充足,准备对敌军形成迂回包抄时才会采用。
但此时斥候所部,不过区区百人,显然既不是在平安的行军途中,也不是准备要包围秦军。甚至赵军留驻的斥候兵力还要明显少于出城的秦军,如此情形之下,采用雁形阵,无异于自取灭亡!
当然,斥候校尉并不是错下了指令。
因为雁行阵除了行军和包围之外,还有最大的一个好处——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控制住了醉的的攻击面。赵军别无选择,他们不能让秦军分兵去追击自己的袍泽,所以,雁形阵是最好的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秦军短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