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所有的勋贵都是希望很扶持起来一位心向着勋贵的皇帝!
先帝的皇后无子,所以说也没有什么嫡长子,倒是给了他更多的操作的可能性!
一番挑选之后,他看重了当时的七皇子齐王和十四皇子赵王,赵王便是日后的弘治帝。
齐王的母亲乃是唐国公的嫡女,对于勋贵一脉有着天生的亲和感,而且齐王年纪轻轻也是多有贤名,加上文武双全,更是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对象!
当然,当时的弘治帝也是不差,赵王乃是已故成国公嫡女之子,也是文武双全,同时天资聪颖,更是得到了许多的朝中重臣的看重,看上起丝毫不必齐王差。
而这两位都是是母族出身勋贵一脉的皇子,同时也都是各有贤名,看上去似乎是不分上下!
一时之间薛定谔也是不知道应当是如何选择!
后来两个因素才是让薛定谔下定了决心。
这第一个因素乃是薛定谔通过和两位皇子的交往,才是发现当时的赵王,也就是后来的弘治帝虽然看似仁和,但是实则霸道,这样的皇子若是登上皇位恐怕对于势力越发强盛的勋贵一脉不善。
而且赵王虽然是出身勋贵,但是老师和府邸里面亲信的臣子都是出身世家大族的文士,不免对朝中的世家更是亲善!
目前看来显然,薛定谔的想法没有错,弘治帝上台之后稳定了局势,便是开始扶持世家大族出身的文臣打压勋贵一脉。
反而是齐王和太祖类似,虽然手段高超,但是却是真的仁慈,贤能,甚至是可以说有些心软,这样的皇帝才是更加符合他们勋贵一脉的利益!
这第一个因素只是倾向,而这第二个因素才是促使他下定了决心!
那是一个寒雪之夜,一个消息传出——齐王妃诞下皇孙!
这是先帝的第一个皇孙,其中的政治意义颇大,有子的皇子和没有子的皇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君不见秦王政有子扶苏之后,才是表明秦王壮,正式的开始接受全力,处理朝政。
有子便是有后,代表着家国的传承,无论是政治上的象征意义或者是实际的利益,大梁皇朝都是需要这一位嫡长孙!
有了皇孙,他们勋贵一脉便是可以推动,立下储君、太孙!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没有犹豫,直接代表着当时的勋贵集团的数支分脉选择了当时的齐王。
有着他代表数支勋贵分脉的明确站队,更是让齐王声威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