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徐义将理由讲明白以后,朝堂还是有了短时间的安静。
臣工们无法确定圣人的心思,也就无从说起。而徐义所谓的朝臣人脉,一时间也有些摸不透徐义到底想做什么。
神策军撤销,几乎是不可能的。从神策军筹建之初,徐义设的陷阱就太大了······高于十六卫的待遇,家眷各有营生,居长安等等。
这样的条件,不是任何一个节度使能满足的。
至于直接打散退役······这是一群熟悉火器的将士。虽然臣工们嘴上一直说火器不堪重用,但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哪怕是边军在贬低火器的作用,一旦流入民间,那也是随时会产生惊天大案的存在。
就是圣人,一时也无法给出结论:“诸位爱卿,此事可有计较?既然今日成为议题了,那就都说说,如何处置方为妥当之策······”
徐义这时候不能再说了,就是崔涣也不能率先提起徐义出外的目的。
且先看看朝臣怎样说吧。
整个大朝会的朝臣,都也是懵逼了。
很显然,圣人没有要撤销神策军的意思,或者说出于犹豫不决之中。
早知道王忠嗣押解回京后,就不该那么早把所有职位都安排了。
作为一个一身兼任四镇节度使的王忠嗣被免,空额本来应该很多的,结果多方较量,已经产生了各方节度使的任命。
这期间协调和妥协的太多了,丢出去的利益,拿回来的收益,基本上已经成型了。这时候若是推倒重来,别说是圣人,就是那些势力纠缠,也不会同意的。
“陛下,徐侯一再强调火器以及神策军的作战能力,偏偏地方节度使却多年屡次上奏火器之弊端,而推广火器的政策,也确实未尽然。”
“如此说来,臣以为,不如让神策军整体编军,出外驻守边防,如此一来,既能暂时保留神策军,也能校验徐侯所言是否属实。”
“只有将神策军置于边疆前线,也就是征战最频繁的前线,才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目标······”
徐义和崔涣分析过,一旦此事在朝会上讨论开,绝对有对徐义落井下石的,或者说早就想让徐义出外,却不敢首倡者。
不管是贵妃娘娘还是长公主,都不是随便一个臣工敢去招惹的。
可徐义若是在保留神策军和火器上坚持己见,也就有了让别人提供方法的机会,被人顺水推舟的支出到长安之外,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