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崔静怡想了想,笑着说道:“是因为要送去京城的邸报,都是寻常事,担心陛下会因此质疑?其实,正因如此,才是大好事呢!”
崔希逸板着脸说道:“小女子莫提政事!”
崔静怡笑了一下,不再说话。李氏却继续追问:“是因为此事吗?”
崔希逸长叹一声后说道:“的确跟此事有关。但,若是如你们所说那样,倒也没什么了。”
李氏再询问到底为何,崔希逸也就慨叹着说,孙诲急于见到亲人,而抢着要送邸报进京。
李氏和崔静怡只觉得孙诲这样做,也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可值得担心或者愁烦的。
崔希逸不能直言,只好勉强解释着说道:“宋六来了一封书信。呃,他似乎有先见之明一般,猜知了孙诲,此次必要亲自前去长安。”
李氏听了倒没觉得什么,崔静怡脸上微红之后,却是陷入了沉思,暗自猜测宋通的书信里,会有什么样的内容。
崔希逸见女儿听到宋通的名字,就已是脸红,心知她必是惦记宋通。
他正想说什么,崔静怡首先开口:“既然父亲如此焦烦,那宋六郎的来信中,肯定觉得孙四兄此次前去长安,将会有什么不利的事情发生,所以才,”
“止口!不得乱言”崔希逸连忙喝止,随后就要崔静怡回去自己住处抄写经卷去了。
待女儿出去,崔希逸还是闷坐不语。
李氏安慰几句,不禁笑着低声说道:“孙诲本也算是才学、样貌俱佳,但宋通到来之后,两人稍有比对,仿佛就如灯烛与日月之别一般。”
崔希逸也是点头,连声称赞宋通不仅待人接物得体,更还有许多本领,以及开阔的胸怀及眼界。
李氏据此进一步说道:“女儿虽是心爱,但终究要嫁与人为妻。孙诲本来也是犹豫,宋通却如上天赐予到来。”
崔希逸听了既好气又好笑;气的是妻子李氏夸赞宋通,毫无忌惮。毕竟宋通即便与崔静怡都是暗自心属,也都还没进入到行“六礼”的环节,怎好这样赞许一个外人;
笑的,也正是因此——宋通既有具体的本领,又有大胸怀。先别说他酝酿的计划能否成功。就是不能立即功成,宋通也算是有大智慧的人了。
他的计划,若是不详尽地顺序讲说,精明睿智如崔希逸,恐怕是做梦也不敢想的。
即便觉得宋通说得有理,崔希逸也是苦思冥想之后,才敢勉强答应下来。
李氏见崔希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