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见了便弯腰抱起给自家公子看,那公子点点头,转身出了人群。
婢女掏出一个素色荷包,也不看里面有多少,随手往杨初意那一抛,便随着自家公子走了。
杨初月跺跺脚,撇下同伴,提裙追人而去。
众人愣住,虽隔着荷包没能窥探到具体数额,但听声音便知银两可不少,俱都不可置信地眨了眨眼睛。
货郎忙勾住方至诚的背,堆起笑脸道:“兄弟,行啊,是小弟眼拙,别怪别怪,来来来,我们认识一下。”
生意开张,有一便有二。
一书生模样男子携弟上前,瞧了又瞧,各自挑了一盆。
白净书生挑了一盆木槽做盆底的翠竹,怪石峰,细叶竹,石子铺路,青苔山底茅草房。
弟弟则直直定在一盆破口高罐子石莲前,摸了又摸,表情却不似欢喜。
杨初意忙道:“高瓶作佛台,石莲为灯芯。长灯不灭,神佛常佑。石莲坚韧不屈,逆境而生,实属难得。”
两人一怔,随后那书生便掏出两块碎银,全程没说一句话,付钱走人。
这种客人最讨人喜欢了,杨初意笑开了花,“两位公子慢走。”
在其他摊主的艳羡和妒忌中,杨初意的摊子冷清了下来。
穷人嫌拿回去没地养,才不会花钱买这些,他们觉得刚刚那几位公子肯定是有钱没地方花。
杨初意不理会他们,重新把盆景移位摆好,便拿出吃食递给方至诚。
某人却是误会了,接过后洗洗手把鸡蛋剥壳又递回去。
杨初意觉得他性子单纯的紧,浅笑接过,又摸出铜板给他,“去买些煎饼或包子,我们吃些热的。”
方至诚去吃食摊子一问,发现价钱比平时贵了三倍不止,于是只买了杨初意的份。
返回之时,忽瞥见一熟悉的身影,才要追去看,便没了踪迹,只得作罢。
别人摊前仍是人来人往,货郎又堆起笑脸来迎客,那夸人的话是一车又一车的往外倒,只有杨初意和方至诚他们两人与众不同。
午后不多一会,吃过青云寺斋饭的贵人们开始下山了,摊贩们更是卯足了劲吆喝。
一位颇有气韵的妇人走走停停,挑捡了几样颇有野趣的草编小动物,走到杨初意摊位前,瞧了一眼,问:“这是什么,像花又不是花的?”
她身旁丫鬟忙道:“夫人,这些都是野物,哪里配得上您。”
杨初意才要弯腰,方至诚便抢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