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永年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满意,傍晚的时候背着他的小筐和潘卫东一起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一进院子就喊道:“爹、娘,你们看我编的小筐。”
听到喊声杨秀英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见到小儿子从背上拿下来一个小背筐问道:“这是你自己编的?”
潘永年点点头道:“娘,我看小凝姐编筐也想学,小凝姐就教我了。这是我自己编的。虽然不是太好,但是我以后练练会编的更好的。这个小背筐可以给卫东用。”
杨秀英看着有些不太周正的小背筐觉得儿子第一次就编成这样着实不错了,所以也不吝夸奖,“不错,第一次就编成这样已经很好了。”
潘东山也看了看小儿子的背筐点了点头说道:“你小凝姐会编席子,还会编筐,你以后多学着点儿。”
潘永年点点头说道:“小凝姐说了,只要我想学,她还会教我编别的。只是我平时得上学,也就周末能有时间学。”
潘永年今年上初一了,在镇中学上学,不过每天也都得回家。潘家为了让他方便上学,找栗绍中帮忙给弄了一张自行车票买了一辆自行车。
潘家每天都有人骑着自行车接送他上学。好在凤阳村离着镇上不算太远,有自行车节省了很多时间。。
潘永年的几个哥哥和嫂子也都夸奖了潘永年一番,让潘永年的干劲儿更足了。
第二天叶姝凝又去割了一些柳条回来,潘永年和潘卫东都去上学了,只有她自己行动。不过她也就是在村子周围活动,倒是没什么危险。
柳条更柔软,编筐更容易。叶姝凝编了两个小一些的柳条筐。接下来叶姝凝又用芦苇和干草编了几个篮子、小筐子等。
她的手艺其实不怎么好,但是熟能生巧,慢慢就越编越好了,后来还给潘家编了几个篮子、筐子。
潘永年倒是有恒心,一直在课余的时间跟着叶姝凝学习,学的还有模有样的。
叶姝凝也很喜欢这个能定下心来学东西的少年,也愿意教他一些东西。潘卫东年龄还小,还没什么定性,时间长了就觉得枯燥,然后就玩别的了。
叶姝凝和潘永年的关系倒是亲近了很多,姐弟俩之间的话题倒是不少。
有了这些编好的东西,家里盛东西的家伙事儿就多了,也方便了许多。
晚上没什么事儿的时候叶姝凝就会进研究所忙活。第二茬种下的东西已经长大不少了,叶姝凝看着同样的植物生长速度没有第一次那么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