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点50分,《太阳报》的编辑尼克回到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该死的一天......”
尼克一口气喝了大半扎啤酒,打了一个响嗝,然后靠在沙发上。
在《太阳报》工作了15年,他第一次对于自己的事业产生了疑问。
他在剑桥大学选择了现代和中世纪语言专业,在本科毕业将近时断然拒绝了导师的研究生推荐信,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太阳报》,成为一名编辑。
在当时,这个选择可谓是离经叛道,但尼克却乐在其中,他相信在英国的众多媒体中,只有《太阳报》才是真正为中下层人民说话的媒体。
论历史底蕴,《太阳报》和许多纸质媒体相比就是臭弟弟。
论创办时间,《太阳报》得叫《镜报》爸爸,得叫《卫报》爷爷,管《泰晤士报》叫祖宗人家都不搭理。
论专业程度,《太阳报》创办的前6年销量一塌糊涂,完全没有江湖地位,属于吃饭都没资格上桌的下三滥媒体。
换作有些节操的媒体,这种情况下恐怕早就喊着为了理想的口号自绝于人民了,而《太阳报》却选择了和中下层人民紧紧绑在一起,他们用整整一个大版面刊登美女图。
如他们所料,放进了美女图后,《太阳报》的销量涨势喜人,于是他们把步子又向前迈了一些,让美女们统统光膀子打赤膊。
看到讲究体面、绅士的大英帝国竟然出现了这么个混蛋玩儿意,其他媒体纷纷批评《太阳报》有辱斯文。
尼克上大学的年代,大家对于几大主要报纸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括。
《泰晤士报》的读者是真的在治理国家的人,《镜报》和《卫报》的读者是自以为在治理国家的人,《每日邮报》的读者是治理国家的人的夫人,《金融时报》的读者是手里攥着国家的人。
那《太阳报》的读者呢?
《太阳报》的读者不在乎谁治理国家,只要她前凸后翘就行。
在时代的感召下,成千上万个梦想成为新闻人的同学们奔赴了与国家息息相关的纸质媒体,躲避在名门望族的羽翼下,以为那才是人生。
而尼克则义无反顾的成为了《太阳报》的一名毒舌编辑。他坚信媒体的存在不是为了让名人、政客和名媛装蒜。
媒体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中下层人民都得到平等认识世界的权利,而新闻报道必须让低学历者也可以看懂,这才是新闻人的责任。
《太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