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变化,而挑动这一变化的正是由他出谋划1策说服李隆基后给弄回长安的孔佳等人。
当今天子,也即前安国相王李旦与其兄长李显及父亲高宗李治一样,虽因性格懦弱实在干不好皇帝的差事,但人本身却还算不错,这一点尤其表现在对旧情的顾念上。数年的流放之后孔佳等人虽与李旦已是君臣分际,但他们其实早就是老相识,尤其是孔珐,早年还曾做过李旦的伴读,而其家门内的叔父更与李旦有师徒之份。
李旦对孔挂等人为什么会被流放自然是明白,眼瞅着三两年功夫不见,这位名动士林的老臣已是华满生,比之流放出京前老了十岁不止,李旦心中也是喘嘘不已。即便别人还不好说,但他对孔佳的学识,声望,能力以及对朝廷的忠心却是清清楚楚。
这样的士林领袖、孔圣血裔会起造反的心思?对此李旦是不会相信的,在孔佳心里只
怕是把家声看的比官位更重要吧,这样的人你就是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都不会反,归根结底不过是受了前废太子的连累罢了。
怀着这样的心思。李旦在接见孔洼等远流回京的臣子时可谓是温言备至,此后还宅邸及授官自是题中应有之意,且是在这件事情上皇帝表现出难得的5心”毅然驳回政事堂将孔挂安胃到礼部的想法。钦定其接甩,忧而网小刚出缺的御史中承之职。
长安各部寺监中,总掌言官的御史台地位无需多说,正因为其地位太过重要,所以政事堂才会极力反对,当此之时,政事堂中七位宰相有五个都走出自太平公主之门,此事背后的操手已是不言自明。
据说在太平公主听闻孔佳接任御史台已成定局后,在府中将一具素来喜欢的波斯琉璃樽摔了个粉碎,隐约的言语里甚至将前任御史中承下世的老娘都给骂进去了,老东西早不死晚不死,怎么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死了。
事实证明太平公主的愤怒的确算得是有先见之明
,孔佳上任御史中承后第一道奏章弹劾的就是镇国太平公主干政小老先生在奏折里先是引经据典的来了一番天阳地阴,乾男坤女的理论。随后又一一列举前两朝神龙天后及韦庶人以女子之身干政带来的危害后,顺理成章的得出了“雌鸡司晨,不祥于天”的结论,奏章之末更是直接明言太平公主应该离朝政远些。
孔洼身为御史中承有专奏之权,政事堂别说是压下这本奏章,甚至在此之前看都没看到过,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当前的朝局下,在太平公主权势熏天的背景下,孔老夫子的这道奏章实实在在有石破天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