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大人,尚书周毖有奏章呈上!”一位郎官入内说道。
没错,如今所有的奏章都不是第一时间交给天子刘协处理,而是递至董卓面前,待董卓或是其心腹仔细查阅完毕之后才会象征性的给刘协看上一眼。
可也仅仅是看上一眼,刘协并没有什么处置的权力。
“周毖?”董卓嘴中念叨道。
这个名字对于他来说很陌生。
同为尚书而言,周毖的知名度比卢植低多了,不过既然有奏章呈上,董卓也不会忽略。
接过奏章一看,并不只是周毖一人之言,而是周毖与城门校尉伍琼二人的联名上书。
周毖、伍琼二人为好友,原本对于董卓入京挟天子之事非常气愤,可这么几个月下来,大家似乎都想开了,眼下灵帝之子就两位,史侯人人皆知其放荡形骸,不遵礼法。
新天子刘协年岁又小,大汉总得有一人掌政,二人想通关键之处后就商量着准备上道奏章,既然改变不了董卓执政的事实,那不如上疏劝谏,由此来改变大汉。
奏章之中主要提出桓帝、灵帝之时所提出的一些不合时宜之政,希望董卓能够废除这些弊政,同时大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宜剔除一些尸位素餐之徒,委派名人名士为官,早日治理大汉。
如此正儿八经讨论时事政策为大汉着想的奏章,董卓可不曾收到过,仔细阅读后想想觉得奏章说得也对,他如今只是掌控洛阳一地,各个州郡可不一定听从他的指挥,剔除一些腐败官员用来收拢民心,再提拔一些官员派往各方,如此一来,大汉也算是凝聚起来了。
当下董卓就下令,命周毖、伍琼二人考察官员,剔除一些腐败、不做事的官员,同时提拔一些被压制住的人才。
周毖、伍琼接到命令后大喜过望,二人上奏章之时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只是心中想着为光复大汉着想,怎敢想董卓会同意,更不敢想董卓会把如此大权下放给他们。
二人动作也不慢,将搜集到的情报等罗列出来,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之后进行修正。
在十二月尾声之时将成果递交上去。
“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董卓看着写下的名字,念道。
周毖在一旁出声解释道:“相国,这几人虽未曾做过官,可在当地都是有名之士,德行才学无一不令人折服!”
董卓想想,任几个虚职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更重要的是提拔几名没做过官的人更能收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