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中了举人,奉家中父母之命娶了城中县令的女儿,妻子中上之姿,秀外慧中,他很满意。
皇天不负有心人,两年后,他以会试第二,殿试第三的成绩荣登科举探花,成了一方官员,光耀门楣。
三年后,妻子给他生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幸福美满。
他的官路很顺畅,冥冥之中像是有股力量在帮着他,当他被同僚弹劾时,总会有人帮他说话;当他布政的地方发生疏漏是,总会有其他人站出来担责;当有政绩时,总会有上级提拔他。
只用了十年,他就从一方县令升任一方知府,这时他才年满33岁。
唯一不顺利的是,这一年他的老母亲去世了,父亲郁郁寡欢,他将父亲接到了自己的府邸,亲自照顾。
老王虽祖上有些薄产,但家中从未出过知府这类大官,年老了还住上了知府宅邸,这可把他高兴坏了,成天念叨着自己有个出息的儿子,孝顺的儿媳,可惜了自己的妻子看不到这一幕了。
话说回他,已经从青年步入中年,这一年属于他管辖的地方流寇四起,他忙着带病剿匪,没有多少时间回家,幸好家中一切安好。
剿匪剿了两年,成绩显著,朝中为嘉奖他,赐了他妻子诰命出身,赐了他父亲世袭男爵爵位。
他父亲老王一高兴,没停过多久,两年后溘然长逝,这一年他39岁,父亲70岁。
听人家说父亲这是囍丧,得高高兴兴的办,他同意了,可他父亲的丧事终究成了官员们的人事往来,他没有生气和愤怒,仿佛理所应当。
又在知府任上做了四年,无功无过,可京城的任命来了,大理寺卿!
这可是直接连跳两级,他感觉有点迷茫,后来才知道,原来他剿灭的土匪跟朝中某位王爷暗中勾结造反,正是因为他的剿匪,王爷造反失败。
他带着全家人顺利搬进京城,成为大理寺最高长官。
这一做便又是十年,十年内他兢兢业业,复核案件,平反冤狱,商议朝廷大政,成为了真正的三公九卿之一的大人物,这一年他54岁。
可说来也巧,他位列九卿之一,他不得不选择阵营,他所属的阵营因与皇帝的利益冲突成为了牺牲品,可他却没有事情,反倒是顶替了原先的阵营首领,成了内阁两位首辅之一。
这内阁首辅一当就是十五年,内阁在他的重组下就只剩下一位首辅,国家在他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帝称他为肱股之臣。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