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也必须惩罚。
否则到时候没了兵权,某岂不是任人拿捏?至于朝廷的保证,一道轻飘飘的免罪诏书当然没用,要拿出实际的东西才行。
想了一会儿,杨守亮命刘志安起草认罪入朝的进奏章,决定明天就派人发往进奏院,让杨枢转达朝廷,只要朝廷加官进爵免罪,再遣使山南,他杨守亮立刻走人。
杨守亮让刘志安来写进奏章,文才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刘志安与刘崇望有旧,可以充当中间人与朝廷谈条件,比他自己出面要好得多。
心里正乱成一团的时候,旗牌官走了进来,杨守亮沉声道:“让你监刑,何故折反,莫非周云汀那老匹夫求饶了?”
“回大人,周云汀并没有求饶,反而……”
“反而什么?”
旗牌官一身冷汗,咬牙道:“反而嫌绳子在颈窝上磨来磨去,催促刽子手快些动手,因此属下特来大人,是快些动手还是慢些动手!”
咦,大帅不是要杀周云汀吗?
怎么受死的人嫌慢,动手的人却磨蹭,绳子一砍直接吊死得了,还来请示作甚?不少人都奇怪起来,刘志安则露出了明悟的神情,这是杀鸡儆猴!
杨守亮显然没料到这个情况,整个人一下子呆住了。
如刘志安所料,杨守亮此举固然有愤恨周云汀口出狂言的缘故,但更多是想籍此震慑山南企图唱反调的高官,倒没有真想杀了周云汀的意思。
在这个礼崩乐坏流行以下克上、杀帅逐官的时代,属下驱逐杀死节度使暴力夺权的例子并不少,但杨守亮并不属于这一类,乃是朝廷拜授,名正言顺。
随意处死朝廷命官,无论是道义上还是法理上都说不过去,而且他杨守亮也不是好杀滥杀的人,如无必要,勿要夺人性命,这是杨守亮的一贯原则。
可不杀人,就镇不住场子。
他杨守亮尚未跟李茂贞开打,手下的判官就开始劝降了,这还了得?
要是跟朝廷谈崩了,真跟李茂贞干起来,他周云汀肯定第一个投降,要是开了这个先河,一旦形势不对,山南上下就是人人言降的情况。
考虑到这一点,杨守亮才设计了假杀周云汀这出戏,让刽子手行刑的时候在周云汀脖子上反复磨,只要周云汀开口求饶,就立马放了他。
这样一来,既镇住了场子,也能保住不妄杀的名声,可哪里知道周云汀如此强项,不但不求饶,反而催促刽子手快些动手,不但杨守亮呆住,堂下群官也愣住